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蒲城

蒲城

读音:pú chéng

【源】春秋时晋大夫步扬,食采于步,因氏。步扬之子䧿居(亦称先且居)食采于蒲城(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故称蒲城䧿居,后以邑为氏,见《广韵》(60,62)。亦称蒲城伯(11,17)。 【人】蒲城午,晋大夫,见《国语》(11,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广韵》注云: “ (春秋时)晋有步扬,食采於步,因氏焉。扬子䧿居食采於蒲城, 故称蒲城居, 后以为氏。”据: 《中国姓氏大全》称: “周代晋国有大夫蒲成步阳之子, 名䧿居, 因食采于蒲城 (今属陕西),故以邑名为姓。” “蒲成步阳” 之称,不知其所本,——“蒲城” 是由 “蒲成” 所改?抑“蒲成步阳”乃 “蒲城步阳”之讹?其子始氏蒲城,父何以亦氏蒲城?

春秋时晋大夫有蒲城·午、蒲城·伯先。

猜你喜欢

  • 读音:o/Aw,Au【源】 ①匈奴有奥鞑王,奥姓出此(60,62)。 ②或为奥屯氏、奥鲁氏所改(60,62)。【布】 内蒙古乌审旗(369),台湾屏东、宜兰、台北(64,68,261)

  • 珠格愛滿

    读音:Zhūgéàimǎ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之黑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Dōng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方位为姓氏,二是出自复姓,如东方氏。东姓早期主要在河南一带活动。东姓历史人物有汉代东园公,隐居于商山,为四皓之一。相传高祖欲废太子,东园公等人力谏,使

  • 燕只吉䚟

    读音:Yānzhǐjídǎ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至正时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姓此氏。”疑或作“燕只吉台”。

  • 舒敏

    读音:Shūmǐn【源】 辽人姓。本苏尔威汗之部落名,因以为氏,世为辽外威(24)。辽代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本苏尔威汗时部(落名),因以为氏。世为外戚。”此以部

  • 读音:Cháo【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如东潮桥(136)、台湾台北、台中(68,261)、安徽淮南(362)、安庆、徽州、怀宁(62)、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

  • 左人

    读音:zuǒ rén【源】 ①黄帝之子夷彭之后有左人氏,见《路史》(17,60)。以地名(故城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左人乡)为氏(60,62)。 ②以官为姓,如封人、雍人之类,见《尚友录》(21)。【望】

  • 丘敦

    读音:qiū dūn【源】 北魏献帝七分国人,以次弟豆真为丘敦氏(7,9,10,242)。【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丘敦氏为丘氏,见《魏书·官氏志》(7,60,70)。【人】 丘敦堆,北魏时征西将军、淮临

  • 读音:pó【音】 繁氏有婆(Pó)、樊(Fán)二音,且分二姓(17,19,63)。参见繁(Fǎn)姓。【源】 周成王以商民(即殷人)七族分于康叔,其一为繁氏(7,9,12,15,17)。【变】 一作

  • 答答叉

    读音:Dádáchā【源】 元时人姓(24,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塔塔喇或〔塔尼勒〕(24)。《南村辍耕录》作〔塔一儿〕(13)。亦作〔答答带〕(399)。【人】 脱因纳,答答叉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