蒒
【源】见《万姓统谱》(15,21)。 【布】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新竹、嘉义、高雄、屏东(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运城及吕梁地区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以草为姓氏。, 草名。”
宋代有成之, 政和进士; 又有筛光, 承议郎,嘉熙间通判临江军事。
【源】见《万姓统谱》(15,21)。 【布】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新竹、嘉义、高雄、屏东(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运城及吕梁地区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以草为姓氏。, 草名。”
宋代有成之, 政和进士; 又有筛光, 承议郎,嘉熙间通判临江军事。
读音:Zǐjū【源】 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子驹氏,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左传》注云:“鲁之公族有子驹氏。”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
读音:Shuì/Shuey,Shwei【音】 又音塞(Sài),见《续文献通考》(63)。【源】 古税国,在蜀,见《姓考》(17)。汉新莽天凤年中,公孙述自立为蜀王,见廪君兵强,结好于廪君,乃以税氏5
读音:Āi【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云南之孟连、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白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傣族之 “哎” 姓,亦作
读音:Shàowáng《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í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北、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áixīlè【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白熙勒氏(256)。又,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五尔登额之妻为拜息勒氏(260),〔拜息勒〕似即白熙勒之异译。
读音:Tài shū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封于京城,世称京城太叔,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太叔姓发源于河北、河南一带,后以东平(山东东平、泰安)为郡
读音:Yuèzhèng【源】 ①周官有乐正,为乐官之长,其后以官为氏(6,7,8,12,60)。②系自子姓。宋公族之后(17)。 【望】 东鲁(17,418)。 【变】 后改为乐氏(69)。 【布】
读音:tú àn【源】 春秋时晋大夫有屠岸贾,当以食邑为氏(60,62)。【变】 亦作〔屠颜〕(19,60)。【望】 河东(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屠岸夷,春秋时晋大夫(1
读音:Xún/Shyun,Syun【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