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áo

茅姓,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茅国,后茅国灭亡,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二是以先祖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有邾国大夫茅夷,其后代遂以其名为姓,即茅姓。

茅姓出自姬姓,发源地在今天的山东金乡西南,后来在陈留、晋陵发展成望族。今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均有茅氏分布。

茅姓历史人物有茅焦,战国秦臣。秦王政以事迁太后于雍(陕西凤翔),下令有敢谏者死,茅焦冒死入谏,认为秦正进行统一天下的大业,此举会使各诸侯背离疏远秦国。于是秦王迎还太后,拜茅焦为上卿。茅坤,明文学家、藏书家。嘉靖十七年进士。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曾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影响较大。茅鸿儒,又名兆儒,清画家,浙江钱塘人。工于诗词,喜欢游山玩水,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茅以升,中国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学家。主持修建了中国首座跨度较大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茅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九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故城在今山东金乡西北之茅乡),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②周时戎之别族有茅戎(亦称贸戎)(21)。族人分布于今山西平陆境,有以茅为姓者。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东海(17,21,418),陈留、晋陵(7,21,60)。【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茅夷鸿,春秋时邾大夫(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世本》 云: “周公第二子茅叔封於茅,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亦云: “周公之后也。济州金乡是其地,子孙以国为氏。” 此当系出姬姓。②或出自古代戎国,故地在今山东之曹县东南。

春秋郑大夫有茅地、茅夷鸿; 秦代有博士茅焦,上书说始皇; 《神仙传》有茅盈,又有茅氏兄弟三人,隐句曲山,成仙去,未知其为茅国之裔或别有茅邑也。望出陈留、晋陵。

又,汉代有茅容; 宋代有茅湘,丹徒人,兵部侍郎; 明代有茅坤,归安人; 当代有茅以升,桥梁建筑家。

猜你喜欢

  • 读音:Yù【综】 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大陆有此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昆明、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那牙兀

    读音:Nāyáwù【综】 元时人姓。朵歹,那牙兀氏,元太祖即位,管护卫散班,见《新元史》(399)。

  • 读音:qú【源】 相传伏羲之后有朐氏,见《路史》。朐,故城在今浙江寿昌西北,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11,21)。【望】 齐郡(17,418)。【布】 山东桓台有此姓。【人】 朐邴,汉时

  • 读音:Jì暨姓源于封地名。大彭之裔封于暨,因此为姓。暨姓早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活动。暨姓的历史人物有三国时吴国官员暨艳,由同乡张温推荐入朝,历官选曹郎、尚书。为政勤勉,见郎署很多人不称职,就审核弹

  • 读音:Chì【音】 亦音棘(Jí)(7)。【源】 见《姓苑》(7)。当系勅勒国(即南北朝时高车敕勒族人所建政权)之后(60,62)。【变】 亦作敕(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

  • 喀爾拉哈

    读音:Kāěrlā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喇弟

    读音:Lǎdì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此乃对阿昌族之汉人所称, 与梁、 郎、曩、 等同姓。 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 读音:Zhāng【源】 ①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1,60)。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11,21)。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

  • 棉拉圭絲

    读音:Miánlāɡuīsī【综】 台湾土著人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之姓,意为樟树,开疆设隘后,改为樟姓(65)。

  • 子国

    读音:zǐ guó郑穆公生子国发,其后为子国氏。(见《世本》)郑公子发,字子国之后。(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