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蓼
【源】 舒蓼,周时偃姓小国,古帝皋陶之后,与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统称群舒,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舒蓼,在楚东部光州(故治在今河南潢川)(4,12,15,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东之境小国也。‘舒蓼’ 与 ‘蓼国’ 自异。” 此以国为氏。
【源】 舒蓼,周时偃姓小国,古帝皋陶之后,与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统称群舒,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舒蓼,在楚东部光州(故治在今河南潢川)(4,12,15,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东之境小国也。‘舒蓼’ 与 ‘蓼国’ 自异。” 此以国为氏。
读音:Bùlámù【综】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有布拉穆氏(259,260)。一作〔卜拉木〕(438)。【人】 布拉穆巴西萨,清索伦正红旗人,封号塔尔济巴图鲁(72)。
读音:huán出楚环列之尹,后以为氏。(见《风俗通》)环氏,楚有环列之尹,子孙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读音: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姜姓。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因功封邰,子孙就以邰为姓氏。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入中原后改为邰姓。邰姓
读音:cháng lú与“长卢”同。
读音:Wūjǐjít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巴颜喀喇、克什克腾等地(23,63,260)。原系蒙古一部落之名(见《蒙古源流》),明时改称兀者(384),故系以部为姓。今蒙古仍有此姓,但书作〔
读音:Fúyú【源】 ①春秋时吴有凫臾氏,见《路史》(60,63)。 ②百济(朝鲜半岛上古国)之夫余氏,音转变为凫臾氏(12,21,63)。【变】 亦作〔鳧臾〕(12,21,60)
读音:Èěrqì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人】 鄂尔沁罗理,清蒙古正黄旗人,世居察哈尔,崇德中从征明,在锦州阵亡,赠副都统(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
读音:Jū'nà《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俱那胡设。”未详其源。(按:《姓氏词典》 原音jù'nà。)
读音:Yì'dū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Tōngyánjuéluó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雅尔呼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