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稽
【综】北魏时代北姓(44)。后改为缓氏(9,60,70)。亦作和稽(60,70),〔如稽〕(7)。按,缓稽、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参见和稽姓。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缓稽氏后改为缓氏。’ 一本 ‘缓稽’ 作 ‘和稽’。”
【综】北魏时代北姓(44)。后改为缓氏(9,60,70)。亦作和稽(60,70),〔如稽〕(7)。按,缓稽、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参见和稽姓。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缓稽氏后改为缓氏。’ 一本 ‘缓稽’ 作 ‘和稽’。”
读音:Fěilián【源】 秦嬴十四姓之一为蜚廉氏(6,9,11,63)。
读音:Mǐlā藏族姓氏。本家族名,出自 “琼保” 氏。据传其先琼保·较塞,法力无穷。一次降魔,恶魔看到他那威猛的样子,“吓得全身战栗,苦苦哀求道: ‘阿爸,阿爸,米拉! 米拉!’ 这样连连
读音:Ěrmián【源】 ①尔绵为蠕蠕族部落名,其原住地当在涿邪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南支)(70),以部为氏。②西魏大统时赐光禄大夫、沃阳县侯段永为尔绵氏(17,44,60,70)。【
读音:yuè lì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Jiélièyí【综】 元时人姓。哈剌不花,蒙古杰烈宜氏,累官台州路达鲁花赤,后迁徽州路达鲁花赤(399)。
读音:Zhǎnyǔ《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其注云: “即展舆氏。” 当为“展舆氏” 之讹,盖“舆”、“與 (与)”形近而讹误。
读音:Nòuwǎnwēndūn【源】金时女真人姓。《辽史·部族志》有耨盌爪部,清《续通志》则称诺延爪部,以部为氏(24,71)。 【望】广平(71)。 【变】《金史·官氏志》中吏部白号之姓温敦排在徒单
读音:Bá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高雄(68,261)、山东淄博、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
读音:jī【源】 为丌官氏所改。春秋时鲁有丌氏,见《孔宙碑》(60,62)。【望】 天水(17)。【布】 河南洛宁(294)、台湾台北、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它】 一说作亓氏(17
读音:Xī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北魏时薄奚氏、达奚氏均改奚氏。二是源自黄帝后裔,禺阳为黄帝二十五子之一,其裔孙名仲,夏朝时担任车正一职,食采于夏王朝管辖区的奚地,史称奚仲,奚仲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