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符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出自姬姓,是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公雅,后在秦国担任符节令,其后人便以符为姓。二是源自改姓。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族人为避祸遂改为符姓。

符姓发祥之地,据学者考证,大致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符姓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诸城)。后因金人入侵,此地符姓南迁吴中。明初,符姓作为山西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全国各地,由此,符姓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湖南等地。如今,符姓尤以广东、海南为多。

符姓历史人物有符存审,五代时名将。符存审跟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曾计退朱温,击退契丹,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获得高官厚禄,使得符姓声名远播。符令谦,南唐时名将,智勇双全,不但善骑马射箭,勇于冲锋陷阵,而且为政也颇有政绩。一生驰骋沙场,骁勇善战,又很体恤士卒,因此深受士卒爱戴。后任赵州刺史,死后赵州人举城哀悼,人称“良刺史”。符曾,清朝诗人。其诗清隽婉丽,气韵高雅,著有《春凫小稿》及《半春唱和诗》。

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五十一位。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节(玺)令,子孙以官为氏(6,9,12,17,60)。②黎(106,216,221)、蒙古(255)、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琅邪(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广东、海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符姓人口44%。【人】 符融,东汉时浚仪人,游太学,师事李膺(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平度,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壮、黎、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顷公为楚所灭,顷公之孙公雅为秦符节令,因以为氏。” 此“以官为氏”。《中国姓氏大全》 注: “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公雅、仕秦为符节令(负责凭证的官),因以为氏。” 将“公雅、仕秦” 以顿号相隔,视同二人,显然有误。②为郎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注云: 五代符守信本姓郎,总管符翁子之,冒姓符氏。③宋范大成 《桂海虞衡志》载: “熟黎……多王、符二姓。”此则出自古代黎族。

东汉有符融; 唐代有符璘; 宋代有符彦卿,以戚里封魏王; 清代有符曾。

猜你喜欢

  • 伏俟龍

    读音:Fúsìlóng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后周大将军伏俟龙惠。”或作“伏侯龙”。盖侯、俟形近而讹,真伪莫辨,姑兼收。

  • 謨錫埒

    读音:Mòxīli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260)。【变】 一作〔谟锡勒〕(260)。

  • 開趙

    读音:Kāizhào历史上罕见 “复姓” (按: 今或称之为 “璧联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开” 引《朝野杂记》 云: “宋赵山,增姓为开赵山。” 既为“增姓”,原之赵姓并不废

  • 读音:Fú【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Mèng孟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排行次第为姓氏,源于姬姓。鲁恒公的庶子庆父因弑君被逼自杀后,因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孟”字在兄弟排行里代表最大),他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又简化为孟

  • 柰曼台

    读音:Nàimàn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部落名,以为氏。《和尚传》有蒙古柰曼台氏。

  • 陽城

    读音:Yángchéng【源】 以所封之邑,汉时多此姓(60,62)。古阳城邑,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即此,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35里。又,西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境内(87)。【人】阳城胥渠,战国时

  • 薩爾圖

    读音:Sàěr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扎噜特等地(23,63,260)。【变】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沙尔图氏(256)。〔沙尔图〕似即萨尔图之异译。【人】萨尔图褚库,清蒙古镶黄旗人,世

  • 读音:Zī《姓氏词典》引 《姓觿》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音yín,传说中兽名,形状像貉,眼睛像人。未注明其为姓。)

  • 伊萬諾夫

    读音:Yīwànnuòfū俄罗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有载,“由父名而改。”未道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