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í

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自姬姓,黄帝之后。黄帝有一子祁豹,子孙以祁为姓。二是伊祁氏之后。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伊祁部落的首领,所以尧姓伊祁,祁氏或出于伊祁氏。三是以邑名为姓。春秋时晋献侯的后代祁奚为晋大夫,以祁为食邑,其后代遂以祁为姓氏。四是出自他族,部分少数民族中也有祁姓。

祁姓发源于今山西晋中,三家分晋后,发源于此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郡望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隋唐时,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部分祁姓人已入居今山东,甘肃。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居住。明初,山西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清中叶以后,祁姓远渡台湾,还有一部分迁居南洋诸国。如今,祁姓尤以江苏为多。

祁姓历史人物有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推举人才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祁承,明藏书家。万历年间进士,建“澹生堂”藏书楼,藏书数万卷。有藏书印“山阴祁氏藏书之章”“子孙永珍”“旷翁手识”。祁韵士,清地理学家。喜好史学,尤长于边疆地理。曾任国史馆纂修,参与创修《蒙古王公表传》。著有《西陲要略》等。

祁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零五位。


【源】 ①相传黄帝共有25子,得姓者14人为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是也(11,12,60)。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氏(6,60)。③少昊(即金天氏)之后,见《路史》(17)。④周时司马祁父之后,以名为氏(12,21)。⑤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遂以邑为氏(12,17)。一说,春秋时晋大夫隰叔之后,与士氏同族(12,21)。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祁氏(180,181)。⑦清时甘肃西宁(即今青海西宁)土司、青海碾伯县(故治在今青海乐都)土司为祁姓,均为蒙古人(72)。今蒙古族姓(344)。⑧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195)。⑨土家(175)、彝(130)、满(344)、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太原、扶风(17,21,60,418)。【变】 亦作耆(21)。【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8%。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44%。【人】 祁午,春秋时祁奚之子,晋军尉(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淄博,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峡江,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土、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黄帝十二子姓之一。王符《潜夫论》载: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 姬、酉、祁、己、滕、蒧、任、拘、釐、姞、嬛、衣氏也。” ② 《姓氏考略》 注云: “尧姓伊祁,祁氏或出伊祁。” ③郑樵注云: “周司马祁父之后。” 此当以字为氏。④郑樵又注: “姬姓,晋献侯四世孙奚大夫,食邑于祁,遂以为氏。”此以邑为氏。望出太原、东陵。⑤土族之祁姓,来源有三: 其一,由 “祁嘎阿寅勒”所改,汉意为坐落在河边的村庄,居者以村名为姓。后或取 “祁嘎阿寅勒”之首音谐以汉字“”而为单姓。其二,或为祁土司后裔,或随土司之姓而为姓。元甘肃行省理问所“诺延” (官人) 祁贡哥星吉,于明洪武元年 (1368年) 归附明朝,授千户世袭,称西祁土司,其子孙后代以祁为姓; 其三,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吉失结于明洪武四年 (1371年) 率部归明,其孙祁震,以汉习取“”为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土族》。⑥为清代满族姓“奇德里” 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 而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

春秋时晋有祁午; 三国时吴有祁庚,山阴人; 金代有祁宰,江淮人,太医; 明代有祁彪佳,御史; 清代有祁韵士。

猜你喜欢

  • 復陸

    读音:Fùlù【综】 汉时有复陆支,从骠骑将军击左贤王,封侯,传五世,免爵(21,60,62)。【变】 一作〔复隆〕(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汉书·功臣表》有复陆

  • 茘菲

    读音:Lìfěi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乃西羌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广韵》: ‘羌复姓有茘菲氏。’一作 ‘茘非’,又作 ‘丽飞’,或作 ‘利非’。”

  • 读音:Miǎo【综】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yǎn【源】 皋陶之后,本偃氏,后去人旁为匽氏(7,60,62)。【望】 舒城(17,418)。【人】 匽繇,汉时人,其女为东汉桓帝母(15,21)。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 加拉加翁

    读音:Jiālājiāwēng【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蟹”,归化后,改为蟹姓(65)。

  • 赤惹

    读音:Chìr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T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 引 《元史》、《新元史》 收载,其注称:“元有探进、探马赤。” 未详其源。

  • 壽丘

    读音:Shòuqiū【源】黄帝生寿丘,后因氏(17,62)。【变】一作〔寿邱〕(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

  • 敖沃勒

    读音:Áowòlè【源】 达斡尔族姓。敖沃勒系哈拉名,意为山,原居于黑龙江北俄罗斯境精奇里河附近。此哈拉下属五个莫昆:敖沃勒、亚尔兹、德贡、索多尔和克力彻尔(189)。 【变】 ①汉姓有敖、

  • 何佳

    读音:Héjiā【综】 清正黄旗满洲云骑尉白山之妻为何佳氏(260)。又,清驻防杭洲满洲八旗中有何嘉氏(256),〔何嘉〕似即何佳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