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ōnglā【源】 彝族姓。属狄俄咪安家支(375)。
读音:Yúmù’ěrqí【综】 锡伯族姓,汉姓为余(422)。
读音:gǔ lì gàn敕勒别部骨利干,其地昼长夜短,以部为氏。(见《唐书·回鹘传》)
读音:Bié/Bye,Pih,Pit,Piat,Pieh【源】 见《姓苑》(6,7,9,11,17)。一说,汉时别成子之后(11,60)。【望】 京兆、天水、扬州(17,21,60,418)。【布】
读音:Cái【源】 见《姓苑》(15,21,62)。【布】 安徽淮南(362)、山西平陆(298)、汾阳(278)、河北乐亭(334)、广东顺德(363)、台湾澎湖、宜兰(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Gōngs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侯之子桓叔成师之后,见《世本》(17,60)。【变】 晋时公师藩,为成都王颖部将,为避景帝司马师讳改姓公帅氏(17,62)。【人】 公师偶,春秋时粤人,
读音:Hóngnóng【源】 见《姓氏英贤传》(6)。疑即弘农氏。
读音:Xièzī藏族姓氏。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部落名,以部为氏,或省改而为“谢”。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读音:Zhèngxī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ūláng【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亦作〔啊尔郎〕。世居甘肃肃南。清末民初改为郎氏(198)。裕固族姓氏。亦作“阿郎”,本为户族名,以为氏。后或取 “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