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鮮
【源】 春秋时齐大夫申鲜虞避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食采于申,其子孙以申鲜为氏(7,17,62)。【人】 申鲜洫,汉时中谒者(6,7,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元和姓纂》:‘《左传》齐有申鲜虞。汉有中谒者申鲜洫’。谨按:鲜虞姓申,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此必洫之先,因其祖名鲜虞,而食采于申,合以申鲜为氏,”此当以名氏为氏,系出申氏。
【源】 春秋时齐大夫申鲜虞避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食采于申,其子孙以申鲜为氏(7,17,62)。【人】 申鲜洫,汉时中谒者(6,7,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元和姓纂》:‘《左传》齐有申鲜虞。汉有中谒者申鲜洫’。谨按:鲜虞姓申,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此必洫之先,因其祖名鲜虞,而食采于申,合以申鲜为氏,”此当以名氏为氏,系出申氏。
读音:tà【源】 ①蹋顿之后(60,62)。蹋顿系东汉乌桓部人,世居辽西,建安初助冀州牧袁绍击公孙瓒,破之,赐单于印绶,后为曹操破于柳域,被斩,其余众悉徙于中国(62)。②回纥有踏氏,见《李德裕文集》
读音:Bǎi【源】①源同柏。然今柏、栢已分为两姓。见《中华姓府》(63)。②满族姓(344)。 【布】江苏武进(314)、湖南攸县(283)、河北隆化(344)、台湾苗栗、花莲、台北、南投(68,26
读音:Shálāwān【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原有姓沙拉湾者,开疆设隘后改汉姓为钱(65)。
读音:yì【源】 相传为黄帝之臣邑夷之后,见《姓考》(15,60)。【布】 晋时阳平(故治在今安徽灵壁南)有邑姓(60,62)。今大陆仍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汉族姓氏。
读音:Gǔkǒu【源】 汉时有古口引(15,21,63)。一说,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为古口引氏所改(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汉古口引。” 《中文大字典》 引
读音:qián ěr王季之后有钳耳氏。(见《路史》)西羌姓。为羌中强族,其先姓王,后改姓钳耳。(见《魏书·王遇传》)钳耳氏,《西羌人状》云:周王季之后,为虔仁氏,音讹为耳姓氏。《英贤传》云:本胡姓,梁
读音:Zōu【源】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Zhǐwēntāi【综】 元时人姓。秃满答儿,字曼卿,只温台氏,官分水县达鲁花赤(399)。
读音:hè bá贺拔下邳,与后魏同出阴山,代为酋长,北人谓地为拔,总有其地,土人相贺,因以为氏。(见《尚友录》)其先与魏俱出阴山,代为酋长,北方谓土为拔。总有土地时,人相贺,因为贺拔氏。(见《魏书·贺
读音:Biétiéqǐ’nǎimǎndǎi【源】 元时蒙古人姓(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德吉鼐满岱〕(24)。《辽金元姓谱》有〔列帖乞乃蛮歹〕氏(33),疑即别帖乞乃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