狶韋
【源】 古帝狶韦氏之后(17,60,62)。【变】 一作〔稀韦〕(15,63),或即豕韦氏(60,62),一说与豕韦氏不同(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①“古有狶韦氏,因以为氏。”相传狶韦氏为上古帝王。②“当即豕韦氏。” (按: 狶韦,《汉语大字典》音shǐwéi。其注引成玄英疏云: “狶韦,三皇以前帝号也。”姑兼收以备考。)
【源】 古帝狶韦氏之后(17,60,62)。【变】 一作〔稀韦〕(15,63),或即豕韦氏(60,62),一说与豕韦氏不同(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①“古有狶韦氏,因以为氏。”相传狶韦氏为上古帝王。②“当即豕韦氏。” (按: 狶韦,《汉语大字典》音shǐwéi。其注引成玄英疏云: “狶韦,三皇以前帝号也。”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Nièrì【源】彝族姓(375)。
读音:cǒu【音】 今亦音去(Qù)(60,91)。【源】趣马氏之后,改为单姓(60,62)。【布】辽宁沈阳(91)、浙江上虞(279)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姓
读音:liáo宋微子后。(见《路史》)
读音:Hèshū【源】清满洲八旗姓。原为金时人姓(23)。凡二派,出叶赫、吉林乌拉等地(23,63,180,260)。【变】清宗室觉罗广德之妻为和舍氏(260),〔和舍〕似即赫书之异译。历史上少数民族
读音:Bādū/Bagatu【综】 一作〔拔都〕,系蒙古人封号,清时称把土鲁(巴图鲁),以号为氏(33)。八都、拔都(Bagatu)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南台中丞八都儿,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3
读音:cóng【源】周时楚熊泽之后有芈氏,见《路史》(62)。熊绎,賨姓,事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为楚国始祖。一说,江流县东北有賨国(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后灭于楚,因氏,见《寰宇记》(17
读音:Yǒuyì【源】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氏,见《竹书》(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转引《竹书纪年》云: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氏。”未道其详。
读音:tū【源】 ①相传祝融之后有八姓,其一曰秃,封于舟(故城在今河南新郑或密县),故为彭姓之别族,后为周所灭,因氏(6,7,9,12,60)。②鲜卑秃发氏所改(60,62)。③夷姓。元时有云南王秃坚
读音:pú chá【源】①金时女真人姓(17,21,60,71)。蒲察,女真人部落,有七分部,世与金皇室完颜氏通婚。散布在斡泥水(今吉林通化北哈尼河)、按出虎水(今黑龙江阿城阿什河)、陶温水(今黑龙江
读音:zhān毡求,宜阳人,监生,永乐十五年任广西右参议。(见《奇姓通》)《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毡” 为 “氈”之异体,疑与氈姓同,或为氈姓之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