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
【源】 春秋时吴后有泰伯氏,见《路史》(17,60,62)。【变】 一作太伯(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注云:“吴后有泰伯氏。即太伯氏。”此以次为氏,系出姬姓。
【源】 春秋时吴后有泰伯氏,见《路史》(17,60,62)。【变】 一作太伯(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注云:“吴后有泰伯氏。即太伯氏。”此以次为氏,系出姬姓。
读音:mé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曹公孙会封于鄸(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子孙以邑为氏(15,21,60,62)。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曹公孙封于, 以
读音:xiàng【源】 周时寺人巷伯之后(6,9,12,15,60)。寺人,《周礼》天官之属,掌内宫之戒令。一说,巷伯食采于巷,后有巷氏,见《姓源》(1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
读音:Yǐchuān《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矣川罗识。”未详其他。
读音:Fěi/Feei【源】 系裴姓所改,见《集韵》(63)。
读音:qū tū【源】 鲜卑人姓(242)。南北朝时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库莫奚之姓,原居今河北围场境,后徒昌黎,即今辽宁朝阳。北魏登国十年始归魏,至孝文帝时改屈突氏为屈氏,后至西魏时又复旧姓为屈突(70,
读音:Dūnqiū【综】 北魏时改敦丘氏为敦氏,见《魏书·官氏志》(17,62)。然,今本《魏书》无敦丘氏。或系丘敦之误,或即顿丘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罕见复
读音:Niǔgé【源】 彝族姓。亦作〔节窝纽戈〕(132)。
读音:Jiālóng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Fū【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大全》(91)。山东新泰(359)、上海(91)、嘉定(351)、浙江普陀(297)、江山(325)、余姚(389)、奉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
读音:Yùsī《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饫斯达干。”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