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
【源】 系自田氏。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胡毋、毋丘、毋氏(69)。按,姓氏书上,毋、毌、母三字多有混淆,不易辨别。疑毋丘同毌丘,胡毋同胡母。【变】 亦作〔毋邱〕,〔母邱〕(17)。【望】 蜀郡(418)。【人】 毋丘俭,三国时闻喜人,魏明帝曹睿时为尚书郎,累迁荆州刺史,封安邑侯。后举兵讨司马师,不克被杀(21,61)。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收载,其注云: “又作毋邱,‘与曼丘本一姓也’。”
汉代有毋丘·兴、毋丘·毅。
【源】 系自田氏。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胡毋、毋丘、毋氏(69)。按,姓氏书上,毋、毌、母三字多有混淆,不易辨别。疑毋丘同毌丘,胡毋同胡母。【变】 亦作〔毋邱〕,〔母邱〕(17)。【望】 蜀郡(418)。【人】 毋丘俭,三国时闻喜人,魏明帝曹睿时为尚书郎,累迁荆州刺史,封安邑侯。后举兵讨司马师,不克被杀(21,61)。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收载,其注云: “又作毋邱,‘与曼丘本一姓也’。”
汉代有毋丘·兴、毋丘·毅。
读音:bài败崇美为晋守泽潞州。(见《万姓统谱》)
读音:yú【源】①系自姜姓。炎帝榆罔之后(8,60)。一说,炎帝之裔路子分居榆(故城在今山西榆次),春秋时灭于晋,因以为氏(17,60)。③西域疏勒有榆氏,见《汉书》(60)。疏勒,汉时国名,唐时称佉
读音:Shùhóu【综】 春秋时宋有大夫竖侯息,曹有大夫竖侯獳,未详所出(6,7)。《姓解》作〔竪(竖)侯〕(7,9),《奇姓通》作〔䇺侯〕(20,63)。然据张澍考证,曹之竖侯獳,实姓
读音:Gài【综】 今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盖为盖之俗写,见《康熙字典》(80)。今台湾有人分盖、盖为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鸡泽、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
读音:kàng【源】 ①宋微子之后有伉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卫大夫三伉之后,见《风俗通》(7,60)。③春秋时宋大夫采邑,以邑为氏,见《姓考》(17)。【望】 汉平(17),汉中(41
读音:Chèmùgǔn金代女真族姓氏。为女真之白姓,“以姓为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后经民族融汇,至清融为蒙古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译作“彻穆衮”。
读音:bī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湖北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彬宝,晋时江夏人,见《陶侃别传》(11)。彬霁,唐时人,撰《秘苑状启》四卷(15,21,60)
读音:Jiǔlú【源】 代北人姓,见《复姓录》(12,27)。【变】 亦作〔丸卢〕(27)。“九”作“丸”当系笔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Qī【综】 源出不详。江西丰城(357)、台湾苗粟、屏东、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ì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姓必兰氏。凡二派,出和攸、长白山等地(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何氏(180)。②亦作毕拉(181),〔碧喇〕(260)。③清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