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àng

【源】 ①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1)。②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1,7,17,21)。【望】 魏兴(17,60,418)。【布】 江西丰城(357)、安徽淮南(362)、湖南湘谭(373)、贵州赤水(442)、台湾(64,68,261)、北京、湖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望俨,宋景祐中登科(21)。望君禄,清雍正癸卯进士(23)。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利川,湖南之益阳,河南之卢氏,甘肃之舟曲,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姜姓。《风俗通》:‘齐太公望之后’。” 归 “以名为氏” 之列。(按: 《中国姓氏大全》 称: “……出自姬姓。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望的后代”。既称其为 “姜太公望的后代。” 何以又确认其“出自姬姓”?显然有误。然而“太公望”,其号也,姓姜,名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东海人,四岳之裔。本姓姜氏,从其封,亦称吕氏。文王将出猎,卜之,曰: ‘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 所获霸王之辅。’ 后果遇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 ‘……吾太公望子久矣!’ 因号 ‘太公望’。” 郑樵称以名为氏,亦不确,当以封号。)②《中文大字典》注云:“古帝有望获者。《路史·三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奇。’(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如此,则望姓不自姜尚之后始。

南朝齐有望法泰; 唐代有望千; 明代有望子威,弘治进士; 又有望增,常州府推官; 清代有望君录,雍正癸卯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Yú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Yú【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68,261)、湖南桃江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有分布。此姓系江川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瑜,美玉,疑即指物以为姓。)

  • 纥奚

    读音:hé xī以部落为氏,后改为嵇氏。(见《魏书·官氏志》)纥奚氏,改为纥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 卜馬

    读音:Bǔmǎ【源】 明时岳州府华容县有卜马氏,为少数民族姓(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收,其注云: “明代岳州府华容县

  • 读音:yǎ【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族之后,见《路史》(17,62)。 ②清满洲人姓,世居吉林乌拉(23)。清驻防杭洲满洲八旗有雅姓(254)。【布】 安徽淮南(362)、浙江上虞(279)、陕西

  • 读音:zǎo【源】 见《姓苑》(21,24,62)。【布】 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 西門

    读音:Xīmén【源】 ①商汤之臣有西门疵(17)。此为西门氏之始。②春秋时郑大夫居西门,因氏(6,12,60,62)。③春秋时齐国公族有西门氏,见《路史》(17)。【望】 晋阳(17,418)。【布

  • 中垒

    读音: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按:中垒,原为官名,汉武帝平南越,内增七校,中垒为其中之一。)

  • 甘佳

    读音:Gān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阳地方(23,63,180)。【变】 后改为甘氏(180)。【人】 镶黄旗满洲马甲珠尔杭阿之妻为甘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阳地方,乃满八旗姓

  • 读音:Jǐ【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后,封为纪侯(纪,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南),后为齐所灭,因以国为氏(7,11,12,17,60)。②唐时纪迈本姓舒,改姓纪,见《宗躬孝子传》(60)。③清满洲人姓。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