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读音:Chāng
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黄帝子昌意的后代。二是源于妊姓,昌氏是妊氏后代。
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当今全国多省都有分布。
昌姓历史人物有昌应会,明朝官员,曾官汉川知县。任职期间,轻徭役,治水患,除盗贼,深受百姓拥戴,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昌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一位。
【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见《风俗通》(1,7,12,15,17)。黄帝之子25,得姓14,任姓为其一。任姓之后有昌氏,见《路史》(60,62)。②相传为黄帝之臣昌寓之后(17,62)。③陇西昌氏,出自西秦时羌人,见《晋书》(242)。④蒙古(369)、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汝南,东海(7,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昌义之,南北朝时梁国乌江人,累迁北徐州刺史(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湖北之芷江,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马关、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景颇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 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风俗通》 云: ‘黄帝子昌意之后’。今岭南多昌族。望出汝南、东海。” 此以古人名为氏。②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任姓后亦有昌姓。”
汉代有昌豨; 南朝梁有昌义之,乌江人,北徐州刺史; 宋代有昌正大,嘉定进士; 明代有昌应时,嘉靖进士; 清代有昌天锦,康熙乙未进士; 又有昌新运,任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