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
【源】 ①春秋时卫大夫拳弥之后,其先以地为氏(7,9,11,17,60)。②春秋时楚大夫鬻拳之后(12,17,60)。【望】 汲郡(17,418)。【布】 浙江余姚(389)、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大同、浙江之馀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芈姓,楚鬻拳之后。”此以名为氏,系出芈姓。②《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 “卫大夫有拳弥。弥之先盖以地为氏。”
【源】 ①春秋时卫大夫拳弥之后,其先以地为氏(7,9,11,17,60)。②春秋时楚大夫鬻拳之后(12,17,60)。【望】 汲郡(17,418)。【布】 浙江余姚(389)、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大同、浙江之馀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芈姓,楚鬻拳之后。”此以名为氏,系出芈姓。②《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 “卫大夫有拳弥。弥之先盖以地为氏。”
读音:shù黄帝臣有竖亥。(见《淮南子》)罕见姓氏。 当为 “䜿(《姓氏考略》)、“豎”(《汉语大字典》)、“竪”(《姓氏词典》)之简化,《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其引 《淮南子
读音:Yòu【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 四川武胜有此姓(321)。【人】 幼安,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幼安; 明代有幼溪
读音:Zhòngnǎo【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县班洪寨,汉姓为胡(161)。
读音:Yì/Yih【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Jīnkěn【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四川昭觉、甘洛、云南宁蒗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Wēng’èyuègé【综】 清正蓝旗蒙古亲军顾史之妻翁鄂岳格氏(260)。
读音:Tǔhú【综】 源自匈奴。后向北方鲜卑转化的部落姓氏有:贺兰氏、宇文氏、费连氏、呼延氏、破落汗氏、吐胡氏等。吐胡疑系吐京胡之简称,吐京胡族初居吐京镇(故城在今山西石楼),在汾州(78)。
读音:Bìbāng《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 “馥邗” 云:“罕见复姓,后改为 ‘邗’: 一作 ‘馥邦’。” (按:“馥”与“馝”音同,“馥邦”当即“馝邦”。《郑通志·氏族略》作“馝邗”
读音:yǐ蚁逢,见《印薮》。(见《万姓统谱》)
读音:Chún【源】 吴人姓,见《姓苑》(24)。或即淳氏。【人】 湻坤,宋端平时进士(24,62)。湻英,明景泰时举人(24,62)。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姓苑》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