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ēng

【源】 ①春秋时邾娄公(即小邾子)之后(17,60,62)。 ②商王祖庚之后有庚氏,见《姓考》(17)。③春秋时鲁地有庚宗(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庚宗亭),或以地为氏(60,62)。④满族姓。【望】 楚郡(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庚季良,唐时太常博士(9,12,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景县、围场,山东之鱼台、昌乐,山西之大同,甘肃之徽县,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引《路史》云:“小邾子后有庚氏。”小邾子,周曹姓之国,故此之庚氏当系出曹姓。②又云:“鲁地有庚宗,或以地为氏。”春秋时鲁有庚宗之地,今山东泗水东有庚宗亭,乃其遗址。

宋代有庚乘,国子博士。

猜你喜欢

  • 读音:Mín【综】 原为缗氏,因避唐李世民之名讳,改为緍氏(80)。亦见《姓解》(9)、《集韵》(86)。《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解》注云:“系缗姓分族。”

  • 读音:páo【源】 系自姒姓。夏禹封伏羲(一作庖羲、即太昊)之裔于庖,其后以国为氏(17,19,21,60)。亦见《姓苑》(15,21)。【人】 庖丁,《庄子》中人物,善解牛(9)。罕见姓氏。《姓氏考

  • 昔里

    读音:Xīlǐ【源】 ①西夏人姓(240)。②元时蒙古人姓(57)。元时唐古氏别为昔里氏(24)。【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锡林〕(24)。《元史》亦作〔昔剌〕(57)。【人】 万奴,昔里氏,元

  • 虚連題

    读音:Xūliántí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后汉书·南单于传》 曰: “单于姓虚连题……”《中国姓氏大全》作“虚连头”; 《姓氏词典》称:“又作虚连鞮”,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jūn【源】 ①相传为帝尧之师君畴之后,见《姓苑》(17,60)。 ②汉时西域莎车国有君姓(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君牙,周时大司徒(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

  • 閣關

    读音:Géguān【源】 见《姓苑》(9)。《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顏札

    读音:Yánzhā《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光绪时国子监司业治麟,姓此氏。” (按: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载满八姓旗氏“颜扎”氏。参见“颜扎”条。)

  • 韋紇

    读音:Wéihé本古部族名,北魏高车部之袁纥族,又称乌护、乌纥、韦纥,实即袁纥之别译。族人或以部族为氏,遂称韦纥氏。参见 《中国通史》。

  • 宰氏

    读音:Zǎishì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史记,范蠡传》云:“范蠡师计然,姓宰氏,字文子,葵邱濮上人。”

  • 吐里

    读音:Tǔlǐ【源】 彝族姓(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