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儀
读音:Chángyí
【源】 相传黄帝之臣常仪之后(91)。或常仪占月之后(60,62)。【人】 常仪靡,春秋鲁昭公时人(26)。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出常仪占月者之后。”常仪,人名,黄帝时臣,其后或以名为氏,遂有常仪氏。
一作“尚仪”。
【源】 相传黄帝之臣常仪之后(91)。或常仪占月之后(60,62)。【人】 常仪靡,春秋鲁昭公时人(26)。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出常仪占月者之后。”常仪,人名,黄帝时臣,其后或以名为氏,遂有常仪氏。
一作“尚仪”。
读音:Bùlèkèqīng【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布勒克青氏(256)。
读音:Yǎxī珞巴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之为氏,出自米古巴部落。《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zhōng lí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终黎氏。(见《史记·秦本纪》)
读音:Bùsīní景颇族姓氏。意为 “棉花”,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yù【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
读音:Lǎzhǔn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收载,原意为 “鹰”,汉姓为 “张”。本汉人融入阿昌族。
读音:Fù/Fuh【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mò【源】 ①本姓秣,因避难去禾为末氏(6,7,9,15,17)。 ②夏时桀臣末喜(9),此为末姓之始。 ③末那楼氏或有改姓末者(62)。 ④唐时吐蕃族姓。吐蕃将尚恐热,为落门川讨击使,姓末,名
读音:Āxī《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读音:yùn yān秦之先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运奄氏。(见《史记·秦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