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én

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朝时,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今陕西韩城一带),建立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另外,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如秦、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为岑。

岑姓发源于今陕西韩城,后一支迁居南阳郡。东汉岑彭壮大了南阳岑姓名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岑姓以南阳郡为中心,有徙于山西、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者。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两湖等地岑姓有迁于今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江西之地者。明初,山西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后,岑姓在全国分布更加广泛,福建、海南等地均有岑姓入籍。如今,岑姓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为多。

岑姓历史人物有岑彭,东汉名将。辅助刘秀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岑文本,贞观元年经李靖推荐,为中书舍人,起草文稿,既快又好。如果有策令大量积压,等待处理,他就命令人各执笔墨以待,他分别口授以记,一气呵成。岑参,唐诗人。世称岑嘉州,天宝进士。曾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长于七言歌行及七言绝句。因从军多年,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有深切感受,所作诗善描绘边塞奇景和战争场面,气势豪迈,语言多变,独具风格。诗风与高适相近,并称“高岑”,为盛唐边塞诗派杰出代表。后人辑有《岑嘉州诗集》。

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七位。


【源】 ①系自姬姓。古岭子国之后。周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武王封为岑子,其地为梁国岑亭(故城在今陕西韩城南),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9,12)。②两越“狸人”多此姓(60,62)。两越指广东、广西,“”系旧时对南部少数民族之蔑称,族名,后部分与汉、壮分别融合,在海南岛为黎族之先民。今壮族有此姓。③布依族姓(133)。【望】 南阳(17,21,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区多此姓,三省岑姓约占全国汉族岑姓人口61%。【人】 岑彭,东汉时南阳棘阳人,累官至征南大将军,封舞阳侯(6,21,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平度、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马关,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瑶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吕氏春秋》 云: “周文王封异母弟耀之子渠岑子,其地梁国岑亭是也。子孙以国为氏。”岑亭在今陕西韩城县南。此当系出姬姓。望出南阳。②相传壮族之“”,原指厨具“砧板”,厨师以之为姓。“钻”、“” 音近,遂谐“”而为姓。

东汉有岑彭; 唐代有岑参; 宋代有岑平; 清代有岑毓英。

猜你喜欢

  • 華西哈爾

    读音:Huáxīhǎěr【综】锡伯族姓。系清驻防新疆伊犁之满洲锡伯部后裔,汉姓为华(201)。锡伯族姓氏。后改单姓“华”,盖取华西哈尔氏之首音,谐“华”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 读音:Jié【源】 见《中国姓氏集》(62)及《中华姓府》(63)。【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姓氏词典》 引 《千家姓》 收载,又作 “卩”,未详其源。

  • 額車勒

    读音:chēlè【综】 清正黄旗满洲领催海寿之妻为额车勒氏(260)。

  • 可那

    读音:Kěnā【综】 唐时上轻车都尉张君夫人为可那氏(248)。

  • 渠複

    读音:Qúfù《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其注云: “即渠復氏。汉武帝时有渠複累。” “渠複累”,《郑通志·氏族略》作“渠復累”,“複”、“復”今统统简作“复”。

  • 對素普

    读音:Duìsùpǔ彝族姓氏。意为 “鸟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后改汉族“张”。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 弗邪

    读音:fú xié【源】 唐时占毕国人姓,见《唐书》(60,6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占毕国之姓。” 《姓氏词典》音fúyé;《中国姓氏大全》音fóxi

  • 巴莫

    读音:Bāmò【综】 彝族姓。四川越西有此姓(210)。

  • 少師

    读音:Shàoshī【源】 ①少师为古时之乐官名。当以官为氏(7,60)。 ②春秋时姬姓随国大夫有少师氏(17)。 ③殷时少师阳之后,见《姓苑》(9)。 【人】 少师强,少师庆,均为春秋时鲁国人(12

  • 牟頗

    读音:Móupō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