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
【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臣岐伯之后,见《姓源》(7,9,11,12,17)。歧为夏商以前国,故以国为氏(21)。②岐,周故都,在凤翔岐山(故城在今陕西岐山),至周文王时始迁于丰(一作酆,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其支庶留岐者为岐氏(12,17,21)。【望】 赵郡(17,418),安化(7,21,60)。【变】 一作歧(17)。【布】 四川成都、北京(91)、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岐盛,晋惠帝时为楚王司马玮之舍人,有力而薄于行(61)。岐亨,明时解州人,官都御史(21)。
【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臣岐伯之后,见《姓源》(7,9,11,12,17)。歧为夏商以前国,故以国为氏(21)。②岐,周故都,在凤翔岐山(故城在今陕西岐山),至周文王时始迁于丰(一作酆,故城在今陕西户县东),其支庶留岐者为岐氏(12,17,21)。【望】 赵郡(17,418),安化(7,21,60)。【变】 一作歧(17)。【布】 四川成都、北京(91)、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人】 岐盛,晋惠帝时为楚王司马玮之舍人,有力而薄于行(61)。岐亨,明时解州人,官都御史(21)。
读音:Lāmù【源】 纳西族姓。以虎为图腾的家名(432)。【布】云南(432)、河北三河(285)等地均有此姓。纳西族姓氏。今云南宁蒗之永宁有分布,原意为“母虎”,当以氏族图腾为家名,并以代姓。
读音:shǔ shān【源】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渔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见《世本》(60,62)。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见《史记》(11,17,62)。【变】 后改为蜀氏(17)
读音:Zékǒng景颇族姓氏。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后或改为单姓“孔”。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hé【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食采于合(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谓之合左师,后以邑为氏(6,11,15,17)。②回族姓(380)。云南回族合姓,亦通哈姓(105)。③朝鲜族姓。
读音:Lǎkáng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或改为汉姓“项”。《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Lǎo/Lau【源】源出不详。湖南湘潭有此姓(373)。
读音:Yègǔlù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Wúyán【源】 战国时齐国无盐(一作毋盐)邑大夫之后(11,60,62)。无盐,春秋时宿国,战国时为齐邑,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人】 毋盐益,汉时人,见《容斋随笔》
读音:És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鄂栋、萨哈尔察等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栋鄂及萨哈尔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Huáng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其后人以国为氏以示不忘亡国之恨。二亦是以国为姓氏。相传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黄等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