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íng

【源】 ①系自嬴姓。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15,21,60)。②宁、甯本一姓,春秋时卫大夫甯俞之后(10,21,60)。③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后均有改为宁氏者(180,181)。今满族姓(344)。④蒙古族姓(344)。【望】济南(62,418)。【布】今大陆宁、甯二姓因均简化为宁,已无法区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6省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63%。【人】宁赵,六国时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邱北,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布依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归 “平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引 《姓氏急就篇·注:》云:“寧(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此以谥为氏,系出嬴姓。②又注:“一曰寧、甯本一姓,卫大夫甯俞之后。”③为清代满族姓氏宁佳氏、宁古塔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或音nìng,亦现行姓氏。

春秋时齐有宁戚;卫有宁嬴;又,楚有宁国,赵有宁越;汉代有宁昌;宋代有宁时凤;明代有宁全,汤阳训导。

猜你喜欢

  • 读音:yè古有谒者官,因以为氏。(见《万姓统谱》)

  • 褐餘

    读音:Hèyú【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后(6,12,60)。然一说,疑褐冠子之后也,桓叔之后,何以言褐(12)。【变】一作〔褐余〕(5,63)。《潜夫论》作〔祸馀〕(5)。历史上罕

  • 读音:Yīn【源】 ①古帝阴康氏之后,见《风俗通》(1,6,7,12,15)。②虞夏时有阴国。商时阴长生有诗云:惟予之先,佐命唐虞。所指即阴国,见《姓考》(17)。以国为氏。③阴,周时采邑(故城在今河

  • 烏陵阿

    读音: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本辽代部落名,入金后以部为氏; ②或为杨氏所改,金时杨沃衍,赐姓乌陵阿氏。一作“乌凌阿”。

  • 烏力兹

    读音:Wūlìzī【综】 达斡尔族姓(哈拉名)。系出清满洲八旗姓倭勒(即倭哷)氏,又书作〔乌力斯〕、〔吴力斯〕,世居乌图兹河(即黑龙江),当以河名族,以族为姓。今汉姓为吴(189)。达斡尔族姓氏。或写

  • 肩吾

    读音:jiān wú【源】 古贤者肩吾,后世有肩吾氏,乃合古人姓名而氏之(60,62)。【人】 肩吾民,汉时东海太守(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郑樵注云: 《庄子

  • 读音:zhèng【源】 周时宋国始祖微子启之后,见《路史》(17,60)。【望】 永昌(17,418)。【布】 江苏启东(311)、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89)、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

  • 读音:Kuāng匡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宰,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今河南),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匡姓发源于山东、河南。汉代迁徙于江

  • 處木昆

    读音:Chǔmǔkūn【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处木昆律啜(428)。以部为姓。

  • 伯成

    读音:bó chéng【综】 一作柏成,《庄子》有伯成子高(7,9,11,17,60)。亦作〔伯城〕(6)。【人】 伯成咠渠,晋时隐士(6)。伯成延,汉时吾侯,封六代,见《汉书·功臣表》(6)。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