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服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其子为仲孙佗,谥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7,9,12,17)。【望】 鲁郡(17,418)。【变】 作〔丁服〕(63),误。【人】 子服惠伯,名椒,子服佗之子(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系出姬姓,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姓源韵谱》则称: “姬姓。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
春秋时鲁有子服回、子服何、子服叔,皆大夫。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其子为仲孙佗,谥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7,9,12,17)。【望】 鲁郡(17,418)。【变】 作〔丁服〕(63),误。【人】 子服惠伯,名椒,子服佗之子(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系出姬姓,支属有别: 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玄孙孟懿伯字子服,其后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姓源韵谱》则称: “姬姓。鲁公族仲孙蔑子佗别为子服氏。”
春秋时鲁有子服回、子服何、子服叔,皆大夫。
读音:yòu【源】 见《姓苑》(15,21,24)。【布】 北京有此姓。【人】 又尚珍,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任南京豹韬卫经历(15,2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
读音:Bùlèhǎqí【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23,63,260)。又驻防吉林蒙古镶黄旗中有布尔哈齐氏(259,260)。〔布尔哈齐〕似即布勒哈齐之异译。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布尔哈济氏(25
读音:Zhǐ【源】 ①见《姓苑》(15,21)。②彝族姓(130)。【布】 天津(62)、云南巍山(130)、山东新泰(359)、北京、黑龙江、河北赤城等地均有此姓。【人】 只好仁,明时嘉靖丙午科举人
读音:Yuándī【源】 乞羌人姓(24,63)。【人】 元氐舒箴,唐时校尉(24,63)。历史上羌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补遗·诸方复姓》载: “乞姓羌也。唐元氐舒箴,校尉。”
读音:Jùsōu【源】 古有巨蒐国,即渠搜国,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渠搜为西域古国名,亦作渠叟,隋时称钹汗国,故城在葱岭之西500余里(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以国名为姓
读音:Kòu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卫康叔在周任司寇,他们的子孙都以官名为姓。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古口引姓,进入中原后改为寇姓。寇姓早
读音:Qǐbiǎo《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觿》注云: 《夷姓通考》 云: “高车族。”未详其他。
读音:Tǐwēnɡ【源】 彝族姓。卜鼎、沙玛等家支均有体翁姓(375)。
读音:Jūzhì’ē【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81)。
读音:Yī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