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āng

姜姓主要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以水名为姓。据传炎帝生于姜水,遂以水名为姓。此外,姜姓也有一些是由其他姓氏或其他民族改姓而来的。

几千年前炎帝的出生地姜水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被分封到今山东,建立齐国。姜姓在今山东淄博一带发展繁衍。田和灭齐后,姜尚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多以姜为姓。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以姜为姓的,故称姜戎,原居于瓜州(今甘肃敦煌西),后逐渐东迁,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领率迁至晋南。居住在今山东、河南境内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到西汉初,为充实关中人口,姜氏从关东迁到关中,此后世代居于今甘肃天水,族人后以“天水”为郡号。到了汉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江苏、四川者。唐、宋时期,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省及广东琼山也有姜姓分布。到了明、清时期,姜氏有的迁居今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明朝洪武年间有姜世良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其后代子孙又有分支徙居广东陆丰盐墩乡,后来姜世良十一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此后,闽、粤姜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的又远迁海外。

姜姓历史人物有姜尚,即姜子牙,吕国(今河南南阳)人,西周初年军事家、政治家。姜维,三国时蜀国名将,本为魏将,后归蜀。姜夔,南宋词人、诗人,又擅书法,有作品《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琴瑟考古图》等。

姜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十二位。


【源】 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7,9,11,12,17)。 ②唐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12,21)。 ③宋时羌人有姜姓,见《宋书·吐谷浑传》(242)。 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姜佳氏后改为姜氏(180)。今满族姓(344)。⑤侗(113)、瑶(117)、彝(130)、蒙古(344)、土家(387)、保安、白、俄罗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天水(17,21,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7%,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姜姓人口13%。其次多者为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上述七省区姜姓约占全国汉族姜族人口67%。【人】 姜诗,东汉时广汉人,事母至孝,后任江阳令(21,6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为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汉族、朝鲜族、满族、羌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姓也。炎帝生於姜水,因以为姓。其后太公封於齐,世与周鲁为婚姻,历二十九世,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 《中文大字典》 亦载,其注引 《说文》 云:“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从女,羊声。” 又据《广韵》 注云: “姓也。出天水。齐姓,本自炎帝,居於姜水,因为氏。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也。”可佐郑氏之说。②或为桓氏所改。郑樵又云:“桓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 桓姓乃齐 (姜)桓公之后。追本溯源,当系出姜姓。故有“准制改为姜氏”之说。③为满族姜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三国时蜀汉有姜维,天水人,征西将军; 宋代有姜特立,丽水人;明代有姜立纲,瑞安人。

猜你喜欢

  • 布瑞

    读音:Bùruì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因其后来全部沦为奴隶,被其他部落称为“苏龙”,意为在森林里腐烂的人。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读音:Zhé【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姓氏词典》 引 《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 音zhé,草叶,未注明其为姓; 《新编千家姓》音zhè

  • 读音:yíng【源】 ①黄帝之子少昊氏嬴姓,见《古考史》(60,62)。一说,伯翳,即伯益,佐舜主畜,赐姓嬴。周考王使秦非子(伯益之裔)畜马��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分土为附

  • 咩迷

    读音:Miémí【源】 西夏人姓(31,24)。【变】 亦作〔密密〕(24,101)、咩铭(101)。【人】 西夏国主德明之妃为咩迷氏,一作密密氏(31,101)。咩迷乞遇,西夏臣(24,40)。《姓

  • 兆墨特

    读音:Zhàomòtè【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色棱额之妻为兆墨特氏(260)。

  • 凌人

    读音:Língrén《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以官名为姓氏。‘凌姓出自凌人氏。’ ( 《新纂氏族笺释》) 凌人,周代掌冰之官。”

  • 俄爾

    读音:’ěr【源】 彝族姓。属尼祖尔祝家支(375)。

  • 曾佳

    读音:Zēng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拉萨礼之妻为曾佳氏(260)。

  • 步大漢

    读音:Bùdàhàn《中国姓氏大全》有载。其注:“步大汗”曰: “一作 ‘步大汉’。历史上鲜卑族姓氏。”详见“步大汗”条。

  • 读音:Zhèn【源】 见《清朝通志·氏族略》(23)。【布】 浙江上虞(279)、河南巩县(301)、台湾南投、台中、新竹(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阵大辇,清时任台湾道(23)。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