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夫餘

夫餘

读音:Fúyú

【源】 ①春秋时吴国太子夫概王奔楚,其子在吴,以夫馀为氏。见《风俗通》(6,9,17)。②百济国(古朝鲜)王姓夫馀氏,以国为姓。其先为夫馀之别种(6,12,60,70)。夫馀为古族名,亦作扶馀、凫臾。西汉时建立夫馀国,故城在今黑龙江安农境。【望】 吴兴(17,418)。【变】 一作扶馀(60)。【人】 夫馀摇,唐高宗时人(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吴太子夫㮣王奔楚, 馀子在吴, 以夫馀为氏。” 后或音讹为凫臾氏。此当系出姬姓。② 《姓氏考略》 据 《北史》 注云: “百济国姓夫馀氏。” ③又,古国名,《史记·货殖列传》: “北邻有乌桓、夫馀。”夫馀,亦作扶馀。古扶馀国在今吉林双城以南、迄于辽宁昌图以北之地。国人或以国为氏,亦称夫馀氏。(按: 《姓氏考略》载: “百济国姓夫馀氏。见 《北史》。此以国为姓。一作扶馀。”似将百济国姓与古夫馀国姓混而为一。不从。)

周书》 有夫馀·於罗瑕。

猜你喜欢

  • 伊克穆爾哈喇

    读音:Yīkèmùěrhǎlǎ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疑此即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收“也可抹合剌”之别译。

  • 如稽

    读音:rú jī如稽氏改为缓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改为缓氏。”或作“如嵇”,姑兼收。

  • 斯庫

    读音:Sīkù【综】 佤族姓。亦作〔苦门〕(160),世居云南西盟(158)、沧源(159)等地。

  • 麻棟

    读音:Mádòng【源】 彝族姓。属曲比家支(375)。

  • 读音:yòu【源】 见《姓苑》(15,21,24)。【布】 北京有此姓。【人】 又尚珍,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任南京豹韬卫经历(15,2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

  • 庫布克

    读音:Kùbùkè【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23)。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一作兀鲁特)(23,63,260)。历史上蒙古族姓氏。本元代蒙古族姓。至清,编入蒙八旗,乃蒙八旗姓氏之一。世居乌噜

  • 舞囂

    读音:Wǔxiāo【源】 见《古文琐语》(60,62,63)。亦作〔无嚣〕、无、舞古时相通。当是禁军士喧哗之官之后(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古文琐语》 收载; 《中国

  • 彰扎爾

    读音:Zhāngzhāěr【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读音:Yǎng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上古虞舜时的大臣仰延之后。二为秦惠王之子公子卬之后。卬,古为仰字的右半部,其支庶子孙以祖字为姓,加一人旁,遂成仰姓。仰姓以江浙一带为主要分布区。仰姓

  • 失里

    读音:Shīlǐ《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称: “唐有失里·忙伽罗;元有失里·门。”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