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吕
【源】 代北姓(27,60,70,242)。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为高车一部,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后归魏。并非出于蠕蠕(242)。【变】 ①亦作叱闾氏(60,62)。②后改为吕氏(7,12,17,27,70)。【人】 叱吕勤,北魏高祖太和十三年,蠕蠕别帅,率部内附(27,70,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吕氏。或作“叱闾”。
【源】 代北姓(27,60,70,242)。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为高车一部,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后归魏。并非出于蠕蠕(242)。【变】 ①亦作叱闾氏(60,62)。②后改为吕氏(7,12,17,27,70)。【人】 叱吕勤,北魏高祖太和十三年,蠕蠕别帅,率部内附(27,70,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吕氏。或作“叱闾”。
读音:Xìnjiē【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麻栗坡南温河之蓝靛瑶有姓信皆者,汉姓为李(117)。
读音:Bàikùlǐ【综】 清满洲马甲哈斯克之妻为拜库里氏(260)。
读音:Tá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诸暨(368)、江苏高淳(305)、上海(9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湖南之益阳、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等地
读音:Mán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蛮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玛勒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
读音:Wèilāyi'nèn鄂伦春族姓氏,疑乃 “魏拉依尔”之别译。汉意为“红木头”。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魏”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读音:Géwùlè【综】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富哈之妻为格兀勒氏(260)。
读音:Yǒ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汉语大字典》(86)。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与涌
读音:Guìqìkè【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德㮙太之妻为贵齐克氏(260)。
读音:Sāng【综】丧之异体字。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读音:Zhébǎi《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康熙时江南巡抚玛祜,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哲伯” 氏,如此则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