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源】 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以居为氏,谓之南史氏(6,7,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有南史氏 (按: 齐称史官为 ‘南史’),其后子孙氏焉。”此当以官为氏。又,《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以居为氏,谓之南史氏。春秋,齐崔杼弒庄公,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将书崔杼罪者,即其家也。”
【源】 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以居为氏,谓之南史氏(6,7,1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有南史氏 (按: 齐称史官为 ‘南史’),其后子孙氏焉。”此当以官为氏。又,《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以居为氏,谓之南史氏。春秋,齐崔杼弒庄公,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将书崔杼罪者,即其家也。”
读音:Wéi【源】 ①古帝鬼騩(一作鬼嵬)氏之后(17,62)。亦见《潜夫论》(17)。 ②西夏人姓(62)。【人】 嵬通,宋时环庆路巡检(15,21)。【布】 云南昌宁有此姓。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
读音:Wàngdū【综】 晋时有望都公,见《晋书》(21,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据《晋书·刘聪载记》 注云: “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坐温明、徽光二殿不成,皆斩于东市
读音:dǔ【源】 见《姓苑》(21,62)。《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云: “系覩姓分族。”未详其他。参见“覩”条。
读音:Wūchéng【源】 乌程县,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古有乌程氏居此,善酿酒,故以名县,见《后汉书·郡国志》(60,62)。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后汉书·郡国志》 云: “县名。‘
读音:Chú【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东、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灵石,陕西之韩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
读音:Yángbǔ《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杨卜麻叠。”未详其源。
读音:Yīlèěrj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阳(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阳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Gōngliǎn【源】 春秋时鲁国公敛阳,字处父,其后有公敛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鲁公敛阳字处父之后。”《万姓统谱
读音:bāo【源】 春秋时楚公族苞丘氏之后有苞氏,见《姓考》(17,62)。亦见《姓苑》(7)和《广韵》(11)。一说,苞即包姓,古时包与苞通(60,62)。【望】丹阳(17,418)。【布】浙江余姚
读音:zuó【音】䎰氏有Zuó、Jí二音(63)。且源出不同,参见䎰(Jí)姓。【源】䎰,古地名,在蜀。见李斯《苍颉篇》(11,62)。是以地为氏(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