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án

【源】 ①夏禹之后有南氏,见《史记》(60,62)。②商王盘庚妃姜氏生子名南赤龙,曾孙南仲为周宣王时大夫,其后以南为氏(7,12,17,60)。③古有南国,以二臣争权而亡,见《周书》。以国为氏,见《姓源》(17)。④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以字为氏(12,17,60)。⑤春秋时楚庄王之子追舒,字子南,其后有子南氏,后又改为南氏(12,60)。⑥春秋时鲁公族有南氏(12,17,21)。⑦春秋时晋高士隐于南乡(故城在今河南淅川东南),因以为氏(12,60)。⑧清满洲八旗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等后均有改为南氏者(180,181)。⑨朝鲜族姓。【望】 汝南(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75%。【人】 南文子,春秋时卫大夫(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尚义、黄骅,山东之东平、昌乐、平邑、龙口,辽宁之清原,新疆之塔城,湖南之芷江,广东之吴川,广西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鲜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 “南氏,禹之后。”则此当系出姒姓。②《姓源韵谱》 云: “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十二月而生,手把 ‘南’ 字,长封荆州,号 ‘南赤龙’。” 曾孙南仲,为周宣王时大夫,此之南氏。系出子姓。③郑樵则云: “姬姓。卫灵公之子郢字子南,以字为氏。……又,鲁亦有南氏; 又,楚有子南氏,亦南氏,是皆以字为氏者。”④郑樵又注: “晋高士隐於南乡,因改为南氏。”望汝南。

春秋时鲁有南遗子、南蒯; 战国卫有南又子; 唐代有南霁云,顿丘人; 明代有南元善; 又有南大吉、渭南人,绍兴知府。

猜你喜欢

  • 那穆都魯

    读音:Nāmùdūlǔ《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康熙时平南大将军賫塔,姓此氏。” (按: 疑乃 “那木都鲁” 之别译,姑兼收以备考。)

  • 赫赫爾

    读音:Hèhè’ěr【综】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会伦之妻为赫赫尔氏(260)。

  • 读音:Càn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 林閭

    读音:Línlǘ【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莒子之后,见《路史》(6,12,17,60)。【人】林闾翁儒,汉时蜀人,博学能文(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赢姓。汉蜀

  • 读音:lǐn周官廪人之后,以官为氏。(见《姓氏考略》)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周官廪人之后,”廪人,《周礼·地官》 之属,掌管出纳米谷。此以官为氏。廪,或作“廪”,或作“禀”

  • 梗阳

    读音:gěng yáng晋大夫食采于梗阳,其后氏焉。(见《姓谱》)梗阳,故城在并州,春秋晋大夫祁氏邑也。(见《史记·赵世家》)

  • 遜綽爾

    读音:Xùnchuōěr【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一作〔荪绰尔〕(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逄孫

    读音:Pángsūn《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一作 ‘逢’。”

  • 單于

    读音:Chányú【源】 ①源于东戎,系自挛鞮氏。汉时匈奴左贤王去卑降汉,以单于为姓(69)。②南北朝时后周有此姓,必其先曾为单于,子孙以为氏,见《姓氏寻源》(60,61,63)。【变】 后有改姓单(

  • 常莊

    读音:Chángzhuāng【源】 见《姓觽》(17)。【人】 常庄谈,战国时赵襄子之臣(11,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