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Ōu

【音】 区氏有Ou、Qū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区(Qū)姓。【源】 ①春秋时善铸剑者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见《风俗通》(1,7,12,17,60)。②汉顺帝时象林(今越南境内)蛮姓(17)。③宋代抚水州(后改安化州,故治在今广西环江)民有区、廖、潘、吴4姓(110)。④水(125)、布依(125)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桂阳(17,418)。【布】 分布较广。尤以广东多此姓(60,62)。【人】 区博,汉王莽时郎中(7,12)。区景,三国时长沙人,吴国苍梧太守(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江西之宜丰,广东之乳源、高明、高要、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注云: “ 《风俗通》: 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又音‘欧’。……今广东多此姓。” 欧冶子,春秋时人,善铸剑。

汉代有区博; 宋代有区適 (适); 明代有区大任。

一音qū,亦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鞏廉

    读音:Gǒnglián【综】 岷山巩廉氏,羌人也。北魏时有巩廉玉,见《通鉴》。北魏世宗时有巩廉俱和,见《周书》(242)。

  • 读音:dà【源】 ①相传古帝大庭氏之后(1,6,7,12,17)。②唐初有粟末靺鞨,为高丽别种,姓舍利,唐武后时舍利乞乞仲象居高丽故地,唐中宗封其子祚荣为渤海郡王,即渤海王,始称大氏。大者,女真人语尊

  • 读音:Dá【音】 亦音Tà(15,396)。【源】 ①颛顼帝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达之后有达氏(6,7,60)。一说,颛帝之后有达氏、叔达氏,见《路史》(60,62)。一说,为八凯之一仲达之后(6,7)

  • 捏古歹

    读音:Niēgǔ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鄂尔古岱”。

  • 若口引

    读音:ruò kǒu yǐn【源】 ①代北姓(27,60)。②西魏恭帝三年,赐寇儁姓若口引氏(27,70)。【变】 后改为寇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

  • 读音:Gǔn/Goen,Gwun【源】苗族姓。今湘西苗族龙姓之支系有鲧等姓(116)。

  • 孔撒

    读音:Kǒngsā【源】 藏族姓。以居地为姓(252)。

  • 哲蜯

    读音:Zhébàng历史上古羌族姓氏。隋唐之季,我国西域有唐旄国,其贵族领主有哲蚌·纳生。哲蚌,本领地名,以之为姓,其地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北。纳生勾结吐蕃论赞弄囊 (后称“朗日论赞”) 灭唐

  • 普周

    读音:Pǔzhōu【综】 代北姓,后改周氏(27)。疑即普氏。现行罕见复姓。今广西之荔浦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本为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后改为 “周” 氏。

  • 雍古歹

    读音:Yōnggǔ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雍古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永和尔岱〕(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