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ōng

【源】 ①相传古掌冬官(周时以司空为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60,62)。②三国时南夷有冬逢,见《蜀志》(60,62)。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变】 一作〔��〕、��等(17)。【望】 燕郡(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河南卫辉(287)、浙江普陀(297)、湖南攸县(283)、河北隆化(344)、台湾(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冬寿,东晋末前燕慕容皝之左司马(7,11,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①其注云: “古掌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周官称司空为冬官,掌工程制作。其后代以官职为姓。②其据《三国志·蜀志》 注云: “夷姓,三国时南夷有冬逢。”③其据 《前燕录》注云: “慕容皝有司马冬寿。”则此氏当出自鲜卑族。

明代有冬青,清河县训导。

猜你喜欢

  • 把古

    读音:Bǎgǔ【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把古,金时部落名,以部为氏(23)。【变】 清时改译为拜格(24)。【望】 广平(71)。【人】 把古咬住,金宣宗时平西节度使(71)。清时译为拜格珠,平西

  • 吐缶

    读音:tǔ fǒu【源】 代北姓(7,60)。【变】 后改为祝氏,见《魏书·官氏志》(7,24,60)。一说,吐缶为叱卢之刊误(70)。【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

  • 读音:yǎn兖,少昊之裔。(见《舆地广记》)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以国为氏。《舆地广记》: ‘兖,少昊之裔’。望出东郡。”宋

  • 扎力赤惕

    读音:Zhálìchìtì/Jalicit【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巴彦他拉苏木、巴彦琥硕镇等地均有此姓(384)。

  • 胡札爾

    读音:Húzhá’ěr【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胡札尔氏(256)。

  • 阿勒

    读音:A-lè【综】 ①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格楞泰之妻为阿勒氏(260)。阿音E-。 ②藏族姓(房名)。原居阿里地区,后移居四川马尔康县,以阿里为房名,讹为阿勒(217)。

  • 读音:tóng【源】 ①童国之后(17)。东汉时有侯国僮,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童国或即僮国。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12,15,60)。②满族姓。【望】 丹阳(17,60,418)。【布】 安徽淮南(3

  • 巴亞基魯

    读音:Bāyàjīlǔ【源】 鄂温克族姓。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之莫尔格河地区。源出氏族名,属下又分要靠勒巴亚基鲁、我乌特巴亚基鲁、我勒克巴亚基鲁三个分支,即莫昆,属索伦部音千部族(192)。

  • 读音:Shu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桃园等地均有此姓(61,68,261)。按,双为双之俗写,当系自双姓。今台湾有人分“双”、“双”为两姓。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

  • 读音:qīng【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青阳氏之后,以号为氏,后有青氏,见《姓源》(7,12,15,17)。 ②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食采于青丘(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北),后以邑为氏,见《姓考》(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