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伯蘇特

伯蘇特

读音:Bósūtè

【源】 清满州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变】 ①后改为白氏(180)。②清正蓝旗蒙古骁骑校高成之妻为博苏特氏(260),〔博苏特〕似即伯苏特之异译。【人】 伯苏特广东,清满州镶蓝旗人,世居佛阿拉,以从征吴三桂有功授云骑尉(23)。


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满八旗之镶蓝旗人广东,即姓伯苏特氏,世居佛阿拉地方。

猜你喜欢

  • 读音:xiū【源】 见《氏族博考》(16)。脩为修之异体,作为姓,与修同源,但后世已分为二姓。【望】 永平(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屏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脩炳

  • 兀剌剌扎

    读音:Wùlālāzhā/Ulalja【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384)。

  • 伊穆圖

    读音:Yīmù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原籍无考。

  • 子華

    读音:Zǐhuà【源】 ①韩国有子华子,因以子华为氏,见《庄子》(6,12,15,21)。②春秋时鲁国有子华氏,见《路史》(17,60)。③春秋时郑国公族有子华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倉林

    读音:Cānglín【源】 系自姬姓。黄帝之子之后,见《国语》(11)。疑即苍林氏,则应系出己姓,非出姬姓。

  • 烏努呼

    读音:Wū'nǔhū【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人】 乌努呼哲僧,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以从征耿精忠有功,授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

  • 读音:chún纯狐氏,字姮娥,羿妻。(见《路史·国名纪》)西羌有纯氏。(见《唐书》)天竺庶姓有纯氏。(见《梦溪笔谈》)

  • 读音:Jiān【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及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

  • 读音:Tán【源】①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60,62)。②系自嬴姓。(谭子(故城在今山东历城东南或今章丘西),鲁庄公十年灭于齐,其后有谈氏(17)

  • 誇爾達

    读音:Kuāěrd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变】 ①一作〔夸尔达〕(180,260)。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侉尔岱氏(259),〔侉尔岱〕似即夸尔达之异译。清代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