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蘇
读音:Bósū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260)。【变】 一作〔白苏〕(260)。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260)。【变】 一作〔白苏〕(260)。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Yǐyú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 亦载,其据 《姓觿》注云: “北魏有都督乙于贵。”
读音:Tóuhéluó【源】 唐时南诏投和罗国王姓投和罗,名脯邪迤遥(7)。当以国为氏。《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唐南诏投和罗王,姓投和罗,名脯邪迄遥。”未详其他。
读音:Qīnjí【源】 彝族姓。属什耶亲吉家支(375)。
读音:héng【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
读音:Duō【源】 同“吐”,当系汉晋时北方蠕蠕族姓(242)。【人】 咄归,汉时人,见《二十五史人名索引》(444)。《姓氏考略》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称: “汉有咄归。隋有咄吉
读音:Jǐ【源】①黄帝庶子箴姓之裔有济氏(8,17,60)。②以所居近济水,因以为氏,见《姓苑》(12,60)。【望】襄阳(17,418)。【布】四川安邑(322)、安徽淮南(362)、台湾(68,2
读音:shì zhēn晋康公支子士贞之后。(见《谷梁传》)
读音:Yì/Yih【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xié nā以地为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Dūzhū【源】见《复姓录》(444)。《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