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风姓,伏羲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用“”作为自己姓氏者,遂成伏姓。二是改姓。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氏。

伏姓春秋战国时主要分布于山东章丘一带,两汉及曹魏时期有移居今山东安丘、山西太原、河北高阳的。南北朝至隋唐以后,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均有伏姓入居。宋元之际,伏姓在今湖南繁衍得格外兴旺,并在今四川、重庆以及两广之地散布。明初,山西伏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北京等地。明末湖广填四川,伏姓有入居今四川、重庆的。如今,伏姓尤以湖南等地为多。

伏姓历史人物有伏胜,一名伏生,西汉经学家。早年任秦博士,专治《尚书》,是西汉今文《尚书》最早的讲授者。伏羲娥,伏胜女,才女,世称伏女。文帝时伏胜九十余岁,行动艰难,不能正言,使女传《尚书》于晁错,得二十八篇。伏恭,东汉经学家。曾任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北州多为“伏氏学”。伏湛,东汉臣,名儒。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为人笃信好学,时称师表。

伏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四位。


【源】 ①系自风姓。古帝伏羲之后,见《姓苑》(9,11,12,17)。②春秋时孔子弟子虙不齐之后,虙、伏、宓三字古时相通(60,62)。③北魏时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11,12,17)。【望】 济南、太原、高阳(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湖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伏姓人数68%。【人】 伏胜,汉时济南人,曾为秦博士,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胜时年90余,老不能行,使晁错往受之,得29篇,撰有尚书大全(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昌乐、东平,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徽县,贵州之普安,云南之河口,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风姓,伏羲之后,遂以为氏。与任、宿、须句、颛臾同祖。” 此以名号为氏。②又注: “俟伏氏改为伏氏。” (《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 据 《魏书·官氏志》 俱引作“俟伏斤氏”改为伏氏。) ③ 《姓氏考略》 注云: “汉济南多伏姓,孔子弟子虑不齐之后。虑、伏、宓并通。”

西汉有伏胜; 南朝梁有伏迁; 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 唐代有伏适,医家。

猜你喜欢

  • 孟孙

    读音:mèng sūn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见《元和姓纂》)

  • 读音:Yī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系婴姓分族。”未详其他。

  • 札剌兒

    读音:Zháláér历史上少数民姓氏。其源不一:①或为蒙古族姓氏。元代即有此姓。《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字典》称: “元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姓此氏。”②或为今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

  • 忙忽惕

    读音:Mánghū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引 《蒙古秘史》收载; 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辍耕录》 所收 “忙兀歹”之别译。)

  • 克因

    读音:Kèyīn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或作“克音”、“何因”。后改姓“秦”、“何”、“贺”。秦,乃 “克音” 促读谐以汉姓“秦”而得; “何”

  • 巴坡

    读音:Bāpō独龙族姓氏。今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本氏族名,以族为姓。原意为 “一间草屋”。后或改单姓“巴”,盖取“巴坡”之首音谐“巴”而得。

  • 读音:shǐ【源】 相传黄帝庶子苍林生始均,居北地,后有始氏,见《路史》(15,21,24)。【望】 关西(17,418)。【布】 浙江余姚(389),上海嘉定(351)、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

  • 读音:chú刍氏,见《姓苑》。本姓邹,去邑或为刍。(见《姓考》)楚君负刍之后,负刍失国,后人以为氏,又或李刍积者,以职为氏。(见《姓氏考略》)

  • 綽兒加

    读音:Chuòérjiā《姓氏词典》 引《明史》 收载。其注云: “又作 ‘绰尔加’ 氏。明有绰儿加·监巴领占。”

  • 昆吾

    读音:kūn wú【源】 源自己姓。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以国为氏(4,6,7,9,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己姓之国,夏时诸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