亍
【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变,见《姓氏寻源》(7,60,62)。【布】 春秋时河东(秦置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永济)有亍氏(1,7,9,60)。今大陆有此姓(91)。【人】 亍衡,楚国大夫(1,7,9)。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读如‘矗’。《风俗通》: ‘河东有亍氏’。《姓氏寻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改。’”
春秋时楚有亍衡,为大夫。
【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变,见《姓氏寻源》(7,60,62)。【布】 春秋时河东(秦置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永济)有亍氏(1,7,9,60)。今大陆有此姓(91)。【人】 亍衡,楚国大夫(1,7,9)。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读如‘矗’。《风俗通》: ‘河东有亍氏’。《姓氏寻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改。’”
春秋时楚有亍衡,为大夫。
读音:Nàlǔdīng《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纳鲁丁·赤思。”未详其他。
读音:chì wēn【编】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官氏志》云: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按: 《郑通志·
读音:kuì【源】 春秋时晋中行穆子围鼓,鼓之墙夫间伦请降,穆子不许。其后以为氏(7,15,17,21,26)。【望】 河东(17,418)。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读音:yù【源】 ①殷汤之后有御氏,见《姓考》(17)。 ②《周礼》有御人(官名),其后以官为氏(6,7,12,15,60)。 ③鲁有御邑大夫御叔,当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60)。御邑,故城在河
读音:Niǎocáo【源】 夏时鸟曹作甎也,见《中华姓府》(63)。
读音:Wēngj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人】 翁吉特哈喇尔岱,清镶蓝旗人,世居巴林,授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蓝旗人
读音:Yǎng【源】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音áng,又音yīng,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Zhōnglì【源】①嬴姓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终黎氏,见《史记》。《东观汉记》作终利。终黎、终利原为一姓(6,12,15,60)。②汉时上谷太守郝贤,封终利侯,其后以封为氏(60,62)。【变】
读音:Yībùzhùké【综】 清蒙古人姓。伊布杼克桂城,字仲藩,清蒙古镶红旗人,世代京口驻防,由生员入武备学堂,考送日本振武、士官诸学校(72)。
读音:Xiè【源】 ①周武王封黄帝之裔于蓟(故城在今北京大兴),其后有氏、契氏、偰氏(17,62)。②其先本高车人,唐时为回纥人,随其主居于偰辇河,因以偰为氏(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