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鼓掌绝尘

鼓掌绝尘

四集四十回。题“古吴金木散人编”,其真实姓氏不知。孙楷第据临海逸叟叙推断:“刻书者为书林龚某,撰小说者为吴某,当亦选家者流。”该书为小说集,分“风、花、雪、月”四集,每集演一篇故事,共四篇。每集又分十回、回有偶句题目,回数又累记承接,如第二集(花集)第一回标“第十一回”,似长篇小说体例,实际各集独立。所谓“风花雪月”各集名,亦与内容不相关涉,任意附缀而已。其风集、雪集所叙为才子佳人恋爱故事;风集叙杜萼、康汝平两书生分别与韩相府歌妓韩玉姿、韩蕙姿恋爱故事;雪集叙姑苏书生文荆卿与李若兰恋爱故事。都是以诗词题咏唱和相慕,私订终身,约期幽会,终局是男主人公登第得官,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模式不出明清同类小说俗套。花集叙公子娄祝、俞祈为友,有几番意外得宝奇遇,穿插骗子夏方的故事,结局是奉旨征西,俞阵亡,娄封侯。月集叙浪荡子张秀一生事迹,结合叙述杨员外儿子、富商陈进及其子陈珍故事,涉及魏忠贤事。花、月二集人物较多,但线索凌乱,失去主脑。该书叙事追求传奇性,在当时有一定影响,但在文学史上没什么地位。书有明崇祯间本衙藏板本,日本内阁文库和大连图书馆有藏。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出版校点本。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亦有校点本出版。

猜你喜欢

  • 华字原

    一卷。清戴姜福(生卒年不详)撰。姜福江苏昆山人,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生。是编从《说文》九千字中,择出典型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依据《说文》的说解,撰为总叙、虚形、人状、地势、天象、物态、奉养、治

  • 老子道德经

    ①见《老子》。②见河上公《老子注》。

  • 通纪

    即《通历》。

  • 孔子年谱

    五卷。清杨方晃撰。杨方晃字东阳,号鹤巢,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本书第一卷为卷首,录康熙、雍正等御制诗文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祖庭广记》、《阙里志》等章节,并时有杨方晃考辩。第五卷为卷尾,泛引杂史,

  • 医经小学

    六卷。明刘纯(详见《玉机新义》)撰。此书主要承朱丹溪宗旨,而参考刘守真、张洁古、李东垣诸家学说,依作者自己心得撰成。全书分六大类为六卷:本草第一、脉诀第二,经络第三,病机第四,治法第五、运气第六。每篇

  • 左传释地

    三卷。清范士龄撰。士龄原名人炳,字酉轩,宝应(今属江苏省)人。此书前有道光六年丙戌(1826)自序,称自幼读《左传》,对列国地域,茫然不知所在。数十年后,撰成《左传释地》三卷。其书体例大体上模仿《尔雅

  • 辽海丹忠录

    八卷四十回。题“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书首序署“翠娱阁主人”,孙楷第等据此推知作者为陆云龙,今有人以为作者实是陆云龙之弟。陆云龙,字雨侯,别号翠娱阁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

  • 运渎桥道小志

    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

  • 史说萱苏

    一卷。明黄以升(生卒年不详)撰。黄以升字孝义,龙溪(今福建樟州)人。本书杂摘史事中相类者,随笔记录,加以评议。自序云:皋苏释劳,萱草忘忧,故以萱苏为名。

  • 医学源流论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难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