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集

韵集

一卷。晋吕静撰,龙璋辑。《隋书·经籍志》著录《韵集》六卷,晋复安令吕静撰。是静曾官晋复安令矣。《魏书·江式传》云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使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是静为《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矣。忱、静为西晋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人。是书《新旧唐志》并云五卷,异于《隋志》而同于《江式传》,盖《隋志》并序目计之,原书固以五声为五卷也。据江式之说及佚文所提供的情况,《韵集》大概是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各为一篇;不分韵;每一篇中,凡是同音字都列在一起;所收字多魏晋间俗体,大抵与《字林》相为表里;有简略注释。吕静的审音能力不高,所以江式批评他“音读楚夏,时有不同。”(《魏书·江式传》)颜之推《家训·音辞篇》云《韵集》以成仍宏登合为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清段玉裁云今《广韵》“成”在十四清,“仍”在十六蒸,别为二韵;“宏”在十三耕,“登”在十七登,亦别为二韵;而吕静《韵集》“成”“仍”为一韵,“宏”“登”为一韵,故曰“合成两韵”。今《广韵》“为”“奇”同在五支,“益”“石”同在二十二昔,而《韵集》“为”“奇”别为二韵,“益”“石”别为二韵,故曰“分作四章”。此尚可以考见韵首崖略。陆法言《切韵序》谓吕静《韵集》等六家韵书,“各有乖互”。是韵书当以《韵集》为最早。清任大椿《字林考逸》引许观《东齐纪事》谓宋朝真宗时,陈彭年与晁迴、戚纶条贡举事,取《字林》、《韵集》、《韵略》、《字统》及《三仓》、《尔雅》,为礼部韵。是《韵集》宋景祐(1034-1038年)时尚存,与《字林》同为学者所援用。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字林》五卷而无此书,则《韵集》亡于《字林》亡佚之前矣。龙璋所辑之本,因清任大椿《小学钩沈》辑本,重加增益,并稍变体例而成。以唐陆德明《尔雅音义》所引郭吕者别为“存疑”附后。是编有民国间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

猜你喜欢

  • 史论初集

    无卷数,清朱直撰。朱直,字少文,江苏人。《史论初集》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读史管见》而作,其中颇有持平之论。胡寅所论有些偏激;其论人则以孔子、颜回、孟子等为楷模,其论事又以虞夏、商周为典范,其用词过于激

  • 说文解字索隐

    一卷,补例一卷。清张度(生卒年不详)撰。张度字叔宪,又字吉人,号辟非,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张氏以不知六书不得谓之识字,不知《说文》之例不能明《说文》之谊,作《六书索隐》以求识字,作《说文补例》以求读

  • 东庵集

    四卷。元滕安上(1242-1295)撰。安上字仲礼。定州(今属宁夏)人。除中山府教授,历禹城主簿,国子博士,转太常丞,拜监察御史。姚燧为其作墓碣铭,称所著有《东庵类稿》十五卷。《经籍志》称安上《东安集

  • 徽郡诗

    八卷。明陈有守、汪淮、李敏合编。陈有守字达甫,汪淮字禹人,李敏字功甫,皆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创始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成于三十八年(1559年),共得徽郡作者一百四十六人,诗七百五十四首

  • 孝经义疏补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 田子

    一卷。原题周田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田骈,亦称陈骈,号田口子,战国时齐人,彭蒙的学生,齐国稷下学者之一。据《庄子·天下》记载,田骈和慎到同为道家一派。主张“贵齐”,认为“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

  • 傅氏钞校书

    六种。清傅云龙编。是编有《殿本晋书考证》不分卷、《殿本隋书考证》不分卷、顾炎武撰《昌平山水记》二卷、顾炎武注《韵补正》不分卷。上述四种,据武英殿本校录,与刻本并无大异,但傅氏校其脱讹,亦可供参证。后二

  • 增订四书左国辑要

    四卷。清高其名、郑师成共同编辑。是书前有魏之柱序及凡例。大旨就四书中所载君、公、大夫、文人学士生平事迹,见于《左传》与《战国策》者列举成书。其中又有国别,卷一为鲁,卷二为齐,卷三为卫,卷四为晋楚诸国。

  • 经学历史

    不分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分为“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

  • 弘光纪年

    见《弘光实录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