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韦苏州集

韦苏州集

十卷。唐韦应物(737-792)撰。韦应物,人称韦苏州,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诗人,官至左司郎中。为官刚直为政,做地方官颇有政绩。为洛阳丞时,在两军骑士倚中贵人之势,骄横害民,韦应物绳之以法,以致自己遭到讼诉,不为所屈,遂弃官闲居于洛阳同德寺。他与皎然、秦系、孟郊、顾况、李益、李端等交游或酬唱。著有《韦苏州集》。其诗高雅闲淡,清深妙丽。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渊明,而熔化于三谢。因而真切质朴,华而不绮。孟郊在《赠苏州韦郎中使君》一文中评价说:“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叫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章名作雅正,江山益鲜明。”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说:“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文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此集为唐诗别集。首为赋,次为杂拟,依次为燕集,寄赠,送别,酬答,逢遇,怀思,行旅,感叹,登朓,游览,杂兴,歌行,共十四类五百七十一篇。韦应物的诗在学陶渊明诗“风华清靡”时,就兼摄谢灵运,谢眺诗的铺陈布局,刻画物色的特点。对元稹、白居易派诗风的影响很大。就《寒夜女》的诗来说,继承杜甫《赴奉先咏怀》中“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的名篇,又启发了白居易的《缭绫》、《红线毯》等作品。关于对该集整理情况,现存韦应物集的母本《韦苏州集》,是宋嘉祐元年(1056),王钦臣编辑校定《韦苏州集》,其序称:“有集十卷,而缀叙猥并非旧次矣。今取诸本校定,仍所部居,去其杂厕,分十五总类,合五百七十一篇。”其后有熙宁九年(1076)葛繁校本,乾道七年(1171)校定本。后来一些韦集大多数都是出自乾道本。现存宋元旧本,则有《天禄琳琅书目》所著录的《韦苏州集》及《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到了明代刊本颇多,大多数都是宋本翻刻。《全唐诗》、《全唐文》亦均有选刊。

猜你喜欢

  • 纪善录

    一卷。明杜琼(1396-1474)撰。杜琼字用嘉,号鹿冠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文学家、书画家。明经博学,终生不仕,翰墨书画亦皆精。晚年家居,以卖画为生。擅山水,风格苍秀,开吴门派先河。诗文沉着古雅

  •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

    三卷。清韩崇撰。韩崇,字履卿,江苏元和(今吴县)人。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严保庸序及董国华、潘曾绶等人题诗。书中跋尾,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如“裴岑纪功碑”,系东汉碑刻,隶

  • 明官制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之品秩、职掌,以及各州县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取材于《明会典》及《一统志》各书。盖坊间所刊刻,以便仕宦之检阅,实为资料汇编,然有实用价

  • 四阿含暮抄解

    二卷。晋代释道安撰。道安生平事迹详见《人本欲生经注解》辞条。《四阿含暮抄解》旧不题撰者姓名,只称符秦沙门鸠摩罗佛提等译。该书序言题称有悬数悬事。以三法层层说解善恶无记之法,把法善称之为德,以合四谛之一

  • 卜子年谱

    一卷。清陈玉树(详见《毛诗异文笺》)撰。谱主卜商,字子夏,春秋战国之际卫国人,为孔子弟子。陈氏考卜商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前507年),故谱从此年叙起,止于周安王二年(前400年),然未定其卒年。谱中于卜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学斋占毕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

  • 广韵藻

    六卷。明方夏(生卒年不详)撰。方夏字南明,自号养春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在杨慎《韵藻》的基础上,删其繁复,又增加了原书不足的部分。但疏漏之处仍较多。唯杨慎书中假借均字为韵字,方夏独改从今文,立

  • 佚存丛书

    十七种,一百一十一卷,原题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辑。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选择颇精,每书后附编者题跋,述其刊刻源流。据其自序云:“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不为少也,因念其独存于我者,

  • 冠仪约制

    一卷。汉何休(129-182)撰,清马国翰辑。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质朴呐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擅长历算,尤好《公羊》、《春秋》。太傅陈蕃征他参政,蕃败,罹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