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雉舟酬唱集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年(1863)加詹事府主簿,以知县、教谕用。九年(1870)中举。又曾多年在云南、贵州一带充任幕僚。光绪初年授湖北盐运使,后升任湖北候补知府。光绪三年(1877)越南国贡部正使裴文祖来朝,朝廷任命杨恩寿为湖北护贡使,陪同裴文祖“晨夕晤对,一月有余,无日不有倡和”(裴文祖《〈词余丛话〉序》)。并将所撰传奇数种赠与裴,且请裴为所撰《词余丛话》作序。杨恩寿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富。自称“半生所造,以曲子为最,诗次之,古赋,四六又次之,其余不足观也”(《坦园日记》)。因此在清末文坛,以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著称。著有传奇八种:《姽婳封》、《桂枝香》、《理灵坡》、《桃花源》、《再来人》、《麻滩驿》等六种合刊为《坦园六种曲》;《双清影》收入《杨氏曲三种》;《鸳鸯带》二十四出,因剧中插叙时事,语多过激,以朋友之劝,故未刊行。另有戏曲理论著作《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及小说集《兰芷零香录》。其著作汇刻为《坦园丛书》十四种。裴文祖字殷年,号珠江,越南河内人,乙丑科进士,官礼部右侍郎办内阁事物。按光绪三年(1877),越南国纳贡清廷,裴氏充其国贡部正使。杨氏时官湖北,充湖北护贡官,迎裴氏于巴陵,送至信阳而别;两人朝夕相聚者一月,互相赠答,共得诗百余首。杨氏刻之为此集。卷首有孙衣言题词及杨氏自序。今观此集,杨氏诸诗都已编入《坦园诗录》第十六卷中。裴氏籍隶越南,虽濡染中华文化,颇娴吟咏,以中土诗人之篇什严格审视,疵类良多,欲求抗手中原,不无逊色。有光绪间长沙杨氏刻本。

猜你喜欢

  • 青屿稿存

    清张安絃(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安絃,字琴父,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是稿存无卷数,有人评论称其文以才气胜,而喜于修饰;其诗音节疏放,辞语尚欠锤炼。故而无传世名篇。有清抄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

  • 邕州小集

    一卷。宋陶弼(1017-1080)撰。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庆历中,随杨畋讨湖南猺,因功授阳朔县主簿,历官知邕州。四迁为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弼善作诗墓志铭谓其:“聚晚学弟子讲授六经,

  • 论语意原

    二卷。宋郑汝谐(生卒年不详)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郑氏以为先儒于《论语》之义尚有阐发未尽者,遂著成此书,并

  • 补辑风俗通义佚文

    见《风俗通义佚文》。

  • 李鸿章游俄记事

    一册。俄国维特(Witte)撰,王光祈译。维特,俄之名相,于俄皇尼古拉二世时历任要职。1906年辞政后隐居国外,次年追忆旧事,撰为笔记,止于1912年。出版后,各国多有译本,光祈节译自德文本。中涉及中

  • 四六谈麈

    一卷。宋谢伋(生卒年均不详)撰。谢伋字景思,上蔡(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少卿。著有《药寮丛稿》、《四六谈塵》。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所谓“四六”即指骈体文。谢伋指出“四六之工,在于剪裁”。又说:

  • 书经节解

    二卷。清蒋绍宗撰。在书的卷首有蒋绍宗的“自序”、“总论”和“读书偶记”。上卷是《虞书》、《夏书》、《商书》,下卷是《周书》。蒋绍宗此书也攻击伪《古文尚书》,但不依附梅鷟、阎若璩之说,而专就《今文尚书》

  • 礼议

    二卷。曹元忠撰。曹元忠生卒年未详,清末民初学者,江苏吴县举人,官内阁中书,任礼学馆纂修,资政院议员。《礼议》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辨析百家异说。全书共二十五篇,并附律议四首,分为上下卷。卷上自“

  • 当湖文系初编

    二十八卷。清朱壬林(生卒年不详)撰。朱壬林,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浙江平湖(今嘉兴)人。嘉庆进士。官直隶清河道。此编于咸丰八年(1858)成书,梓未竣而卒,叙言、凡例均佚。此书以类为序、赋、论、议、

  • 杂说

    ① 无卷数。清焦袁熹撰。焦袁熹详《春秋阙如编》条。此书以《礼记》中《大学》、《中庸》注疏及《论语》、《孟子》注疏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互相比勘,抉择是非,而对朱说颇多偏袒。书中疏于考证,错谬时有。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