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卷。唐王焘(670-755)撰。王焘,郿县(今属陕西)人,出身世宦,为唐宰相王珪之孙,曾在弘文馆(当时国家图书馆)任职二十余年,有机会接触大量医学典籍。王焘博采众家,汇集群书,于天宝十一年(752
一卷。晋孙绰(314-37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人。晋文学家。官至廷尉卿。《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并新旧唐志同为绰撰。《经典释文·叙录》作集注,亦为十卷
二卷。明朱方中撰。方中,字雪楼,江陵曾孙、射陂长子。江苏宝应人。生卒年均不详。方中生而颖异。其家累世文献,藏书甚富。每日取而读之,善于诗。但因其家世才名过于显赫,因而掩盖了其名。其卒后,罗念庵为之悼之
一卷。明左春坊等撰。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为永乐十二年(1414)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燕山八景,始见于金明昌遗事。《永乐大典》载洪武北平图经,亦具列其目。然如琼岛春云作琼鸟春阴、太液晴
九卷。朝鲜成伣等撰。伣字磬叔,号慵斋,天顺进士,聪秀好学,为官清正。成宗时奉敕删定乐书,拜礼曹判书,著述颇多,《乐学轨范》为其中之一。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后有李廷龟跋,共分九卷:卷一为音调律吕诸图说,皆
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伯行字孝先,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清恪。著有《道统录》、《濂洛风雅》。此集为宋至明代诗歌总集,共九卷,乃其官福建
三卷。元陈秀民编。陈秀民,字庶子,四明(又作温州)(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武冈城步巡检,提升为知常熟州,后加入张士诚军队,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博学善书,喜工诗文。著有《寄情集
二卷。近代叶德辉撰。叶氏生平著述,见《说文段注校三种》。是书乃是考证《说文》所采籀文之作。叶氏自序云:“《说文》一书,字则‘参以古籀’,谊则‘博采通人’,不考古籀不知文字递嬗之因,不采通人不知故训相传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礼记浅说》)撰。是书以《王制》为素王之制。俞樾曾评议此书,以为:孔子将作《春秋》,先修王法,斟酌损益,具有规条。其门人弟子与闻绪论,私相篡辑,而成《王制》。皮氏作《王制笺》为之疏
一卷。清黄采(生卒年不详)撰。黄采字亮公,号复堂,南城(今属江西)人。师事谢文游,笃志力学。著《圣图愿学录》、《圣学汇编》等。此书立为六图,以阐发心性之旨。一曰《性图》,二曰《心图》,三曰《情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