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阴符经解

阴符经解

①一卷。旧本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此书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录为《集注阴符经》一卷,题太公、李筌、杨晟等十一家注,无集撰者姓名。宋人研究著录《阴符经》,据十一家注隐去唐代李淳风、李洽、李鉴、李锐、杨晟等五人姓名而题六家注,或在六家之前加伊尹而称七家注,明清以后皆依之。六家或七家中唯李筌是唐代人,故后人称此书为李筌注本。《阴符经解》,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集注阴符经》。唐以前学者对此书少有注述,《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隋书·经籍志》虽皆有关于《周书阴符》、《太公阴符铃录》的记载,但其书皆已亡佚,不知与《阴符经》是否相涉,也难定《阴符经》是否先秦传物。《阴符经解》一书,取经文四百余字本(后人窜入百余字),不分篇章,卷首有序,略采各家之说以注经文,其中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家均不过数言,也有不标名之注,唯李筌之注最详。注文以兵家、道家之语相揉和,阐释机变权谋、强兵战胜之理和阴阳变化、天人相生相盗之旨。由于《阴符经》一书在唐以前少有传载,又传说唐李筌自称得自嵩山虎口岩石室之中,所以宋以后学者或疑其书为李筌所作;或认为《阴符经》是先秦之作而题黄帝是李筌所伪托。虽然学者对此多有争议,而《阴符经解》确为世传最古本并被载入史册,引起后世学者争相研究注述,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李筌之功仍不可没。现存明《说郛》本,明《道藏》本,明《汉魏丛书》本,清《墨海金壶》本,清《百子全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各版本标名或所题注者稍有差别。②一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阴符一词,始见于《战国策》,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此书《汉志》、《隋志》都没有著录,已经失传。今世传《阴符经》流行本,为唐李筌集注本。宋黄庭坚、朱熹认为《阴符经》一书是李筌托名伪作。自李筌以后,注释《阴符经》者,有数十家之多。各家又从不同角度释经,或以为道家言,或以为兵家言,或以为神仙家言。焦竑注《阴符经》,虽引神仙家“擒真铅,真铅制真汞”之说,但多以佛理解之,与刘处玄《阴符经注》极为相近,其要旨主张“儒、释、道”三教归一。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不为重,明《道藏》未予收录。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只在道家类存目中予以著录,所据为两江总督采进本。现存《宝颜堂秘笈》本。

猜你喜欢

  • 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九卷,朱贾宪(生卒年不可考)撰。《宋史·艺文志》载贾宪撰《黄帝九章算法》九卷,今已夫传。与贾宪同时期王洙(997-1057)说:“近世司天算楚衍为首,既老昏,有弟子贾宪、朱吉著名。宪今为左班殿直,告隶

  • 存悔斋集

    三十六卷。清刘凤诰(?-1830)撰。刘凤诰,江西萍乡人,字丞牧,号金门,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编修,后特擢侍读学士。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因罪戍伊犁,获释后授编修。以病回籍,卒于家中。刘凤诰科

  • 鹿洲初集

    二十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记略》)撰。此集为其友旷敏本所编。初定于雍正四年(1726),十年(1732)又合其续稿重新删定,仍为二十卷。故前有旷敏本序,序后又有旷敏本纪,各述其始末。蓝鼎元喜讲学,尤

  • 兼韵音义

    十卷。清殷秉墉撰。秉墉字东桥,天津人。官南阳守,擢四川成绵龙茂观察。秉墉以为官韵甚严,文字音义异同抉摘尤精,春秋两闱,往往一字出入,遂关得失。见诸坊刻者,因而有《韵字辨同》各书,顾第标大旨,证据未详。

  • 经幄管见

    四卷,宋曹彦约(1157-1228)撰。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南宋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1181)举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

  • 李云生四种曲

    清李文瀚(1805-1856)撰,李文瀚,字云生,号莲舫,因字云生故为此集名。清代戏曲作家。安徽宣城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历任觉罗正黄旗教习,陕西大荔知县,鄜州知州。咸丰初年任四川夔州知府等官

  • 中州韵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晋史乘、楚史梼杌

    晋史乘一卷、楚史梼杌一卷。未记载著书人名。书前有元大德十年(1306年)吾丘衍作序。吾丘衍(1272-1311),一作吾衍,元龙游(今属浙江)人,字子行、号贞白处士。著有《竹素山房诗集》、《续古篆韵》

  • 四书解细论

    不分卷。清李荣陛撰。荣陛字奠基,江西万载(今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是书因辛廷芝《四书解》而作。廷芝号畹堂,与荣陛同邑友好。廷芝把所著《四书解》寄荣陛商榷。荣陛因为此书。曰细论,乃

  • 福清县志

    ①十二卷,叶向高原本,李传甲修,郭文祥等纂。李传甲,字世鼎,陇州人。顺治八年(1651)拔贡。官福清县知县。郭文祥,邑人。考福清县志,一修于明嘉靖林有年。再修于万历叶向高。嗣后百余年,未之续修。迄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