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镜花缘

镜花缘

清李汝珍(1763-1830)撰。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他读书不喜欢作八股文,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当时就颇有诗名,尤精于音韵学研究。刊行的著作,除《镜花缘》外,还有《李氏音鉴》五卷,《字母五声图》一卷,《受子谱》等。《镜花缘》为长篇小说,共一百回。内容是写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诏令百花齐放,众花神不敢违抗,结果被上天贬谪人间,变成一百位才女的事迹。全书可分前五十回和后五十回两部分。前五十回写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到海外经商游览,游历三十多个国家所见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景象。后五十回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名才女,设“红文宴”,众女在宴会上表演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等才艺的事迹。前一部分写唐敖随妻弟林之洋游历海外的见闻是全书的精彩部分。通过对这些国家风土人情的叙述,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社会文化的思想。如在“女人国”中,“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作者笔下的一百个女子都是有胆识、有才干,武艺超群的巾帼英雄,对于她们的热情歌颂,是对女子长期被压迫的历史的批判,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伦理的否定,表现了极鲜明的民主思想。小说对现实的批判,以辛辣的笔调,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如“白民国”装腔作态的老学究的不学无术,“淑士国”人个个儒巾素服,满口“之乎者也”的迂腐,“无肠国”富翁用粪当饭供应奴仆的刻薄,“两面国”人的势利,“结胸国”人的好吃懒做,“豕喙国”人的扯谎,“犬封国”人的长着狗头,“长臂国”人的贪吝自私,“黑齿国”考场的营私舞弊等描写,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形象的封建社会丑恶的风俗画,有力地抨击和讽剌了当时社会科举以八股取士,假斯文的酸腐气,迷信风水、属相以及富人的贪婪吝啬和奢侈浪费等弊端。《镜花缘》的想象力很丰富,作品出现的几十个类乎神话的国家,其材料皆来源于《山海经》,但它的内容经过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进行创作,因而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但《镜花缘》还有不少落后思想,如宣传节孝观念和因果报应,并通过“镜花缘”来说明人生的虚幻,戏诫人们逃避现实等等。结构上也显松驰,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注重刻划人物性格,众才女的个性不够鲜明。书的后半部有二十多回是写琴棋书画、医卜韵算和灯迷酒令等“各种百戏之类”,大量的专门知识的议论,炫耀才学,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冲淡了小说的意味。所以鲁迅批评他:“于小说又复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版而不能自己,则博识多通又害之。”(《中国小说史略》)这个看法是中肯的。《镜花缘》的版本,大体上分歧较少,最重要的版本为“原刊初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今本有1955年作家出版社张友鹤校注本和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校注本。

猜你喜欢

  • 雪樵经解

    三十三卷。清冯世瀛撰。世瀛,字、生卒年不详,四川人,曾任四川金堂县训导。最初,世瀛写出了五经集解十五卷,既而将这十五卷增扩为二十卷。以后又陆陆续续写成了续集二十卷、附录三卷。最后经过整理,定为三十三卷

  • 国文法草创

    一卷。近人陈承泽(1885-1922)撰。承泽字慎侯,福建闽侯人。年轻时曾中乡举,后游学日本,归国后主要从事编辑工作,并致力于汉语语法研究,是书系语法理论著作,提纲举要仅5万字,叙述多于例证,议论多于

  • 观象居易传笺

    十二卷。清汪师韩撰。师韩字韩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此书由汪师韩自序,谓学汉儒之学,欲证汉儒之支离穿凿,补朱子之未详言者。然其仍沿用汉儒家法,发挥经义用十二辟,卦用互体

  •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一卷。补遗一卷。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生于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遂恒以“上虞罗振玉”自居。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

  • 曹集诠评

    十三卷。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力主禁烟,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生平笃好郑玄之学,对《诗笺》、《礼注》研讨精深,亦熟《通鉴》。

  • 海天居诗集

    四卷。《待轩诗集》一卷。清王绍周撰,王绍周,字复先,山东安丘人,生卒年不详。隐居不仕,喜为宋儒之学。此集凡四卷。首有王心谦、王在宣二序,及其小传,分体以四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长律、

  • 圣武亲征录

    一卷。又题《皇元圣武亲征录》。著者不详。记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两朝史事,成书于元世祖时期。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有些记事为《元史》、《元朝秘史》所无,可补其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说书偶笔

    四卷。清丁恺曾(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今山东日照)人。此书第一、二卷说《大学》、《论语》、《中庸》,第三卷说《孟子》,附以《四节补遗》及《宗献》、《九献》歌括。第四卷较杂,论及《大

  • 名法指掌图

    四卷。清徐灏撰。徐灏,广东番禺人。是书原为两卷,为乌程沈辛田所辑。并附有华亭董南厚《钱谷便览及公私处分》一卷。又有钮大炜重订是书于粤东,将书分为四卷,是为粤本。再有吴县黄鲁溪重修是书于蜀,是为蜀本。徐

  • 尚书课程

    二卷。清马贞榆撰。本书上卷论“尚书学”的源流,下卷论伪《古文尚书》的破绽,以及各家的得失,大抵采用宋、元以来攻击古文者的成说,其中尤以清初阎若璩的观点为主。马贞榆认为,到了阎若璩时,东晋晚出之古文为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