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陀粹编、续编

金陀粹编、续编

五十八卷。南宋岳珂(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撰。本书为岳飞传纪资料汇编,珂为辩其祖飞之冤而作。秦桧当权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珂搜集岳飞的诗文、轶事、表奏、战报以及高宗御札、政府公牍等原始材料,编成此书,以为其祖辩诬昭雪。其中正编二十八卷,初刻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计有《高宗宸翰》3卷,《鄂王行实编年》六卷,《鄂王家集》十卷,《吁天辩诬通叙》一卷,《吁天辩诬》五卷,《天定录》三卷;续编三十卷,初刻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计有《高宗宸翰摭遗》一卷,《丝纶传信录》十一卷,《天定别录》四卷,《百氏昭忠录》十四卷。本书为了解岳飞的功绩和被诬陷昭雪情形,以及南宋初年和战两派之争,提供了重要史料。但因当时资料散轶,传闻多歧,所叙亦不免有难以凭信之处。岳珂曾出知嘉州,居嘉州金陀坊,因以名书。又,宁宗曾追封岳飞为鄂王,故又名《鄂国金陀粹编、续编》。本书原刻本已轶,元至正间搜求考订,重刻于江浙行省。清代岳飞裔孙岳士景重编,正集十八卷,续集八卷,又补《续百氏昭忠录》八卷、《姓名考》二卷入续集,亦计十八卷,刊行于世。现通行五十八卷本,有明南监本、清康熙刻本、乾隆间重刻本。《四库全书》据清嘉庆旧刻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出版。此外,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王曾瑜《鄂国金陀粹编续编校注》,校勘颇精。

猜你喜欢

  • 萍洲可谈

    三卷。宋朱或撰。生卒年不详。朱或字无惑,又作朱或字无或,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寓居黄州,自号萍州老圃。朱或父朱服曾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又奉命使辽,后为广州帅。故此书朱或多记述其父所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苏溪渔隐读书谱

    四卷。清末耿文光(生卒年不详)撰。文光字斗垣,山西灵石人,同治举人,官至平遥县训导。该谱所记大多为读书、购书、修目录诸事,他事则从略。此人并不高明,很多皆为敝帚自珍。所记止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

  • 律吕新书注

    三卷。清周模(生卒年不详)撰。周模为仪封(今属河南)人,是书成书于雍正甲辰(1724)年,所作的注释都是依文训义,只对鲁斋彭氏所算的黄钟围径字画中有讹误处作了订正。他在自序中称不得黄钟则十一律无由而正

  • 滇载记

    一卷。杨慎撰。杨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正德六年(1511)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因大礼仪,上疏力争,并率群僚伏左顺门力谏,命下狱,杨

  • 倭情屯田议

    一卷。原题赵士桢纂,南汇吴省兰辑、德清车宸英校。据此书赵氏原《跋》,是书为备倭之作。其时此类书甚多,尤以郑若曾《筹海图编》为详。但郑氏书成于明世宗嘉靖末年,于东北朝鲜之路,似乎阙略,故特表而出之,撰成

  • 陈氏易说

    四卷。清陈寿熊撰。陈寿熊字献青,又字子松。江苏震泽人。于周易研究甚深。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集义》、《读易汉学私记》、《读易启蒙》、《周易正义举正》、《周易本义笺》等。全书四卷,卷一为上经,卷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使西日记

    一卷。明都穆(1459-1508)撰。都穆生平事迹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该书是一部记地方情况的著作。正德八年(1513)都穆奉使册封庆藩寿阳王妃,从京师远至宁夏。于路记其途中情景,乃成是书。书中于灵

  • 毛诗名物解

    二十卷。北宋蔡卞撰。蔡卞(约1048-约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正。《毛诗名物解》有《释天》二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