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洛阳县志

重修洛阳县志

二十四卷,图考一卷,清龚崧林修,汪坚纂。龚崧林,字尘园,江苏武进人,以举贤良方正奉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三水、从化、电白等县,又授知海阳,调番禺。后奉旨前往河南委用,办商水、虞城两县赈务,署嵩县,调汝阳,乾隆七年(1742)授洛阳知县,十年(1745)升陕州直隶州知州。汪坚,江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举人。龚崧林在该书序中云,此志系奉道、府二级修志檄而纂。设馆延士,广为搜集,参考校订,编辑一年,校仇四月而成。乾隆十年(1745)刻印,全书二十四卷,分门十六,卷一天文、卷二地理、卷三山川、卷四田赋、卷五学校、卷六礼乐、卷七选举、卷八人物、卷九职官、卷十祥异、卷十一古迹、卷十二至二十三艺文、卷二十四杂记。卷前为图考一卷。此书图考比旧志更加详明,全书有图二十二幅,包括历史地理、城市沿革、水利等,极为可观。并将山川从地理志中析出,独为一门,另以陵墓附山、渠道附川,使其以类相从。学校亦从地理志中分出,独设一门,更趋合理。此书内容较繁富,但不乏瑕疵。职官中将河南府诸官全部收入,略显滥收。尚有民国十三年(1924)于延鉴石印本刊行。

猜你喜欢

  • 筠清馆金文

    五卷。清吴荣光撰。吴荣光(1773-1843),字荷屋,广东南海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官至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降福建布政使。吴氏少好金石文字,积所得金文,以龚定庵精研篆

  • 秘传证治类方

    见《证治要诀类方》。

  • 周易述

    二十三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惠土奇之次子,清代《易》汉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书主要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并且参照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

  • 三仓

    一卷。《三仓》亦作《三苍》。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的字书,秦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又称《三仓》。魏晋时,又以《仓颉篇》(包括《爰历》、《博学》在内)与

  • 政典汇编

    八卷。清王芝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芝藻著有《大易疏义》。此书以“六曹”统天下之事。自周官开始,后世有的沿袭,有的变革,总的都不超出这个范围。取材大抵源于《通典》、《通考》二书。而元明之事则多采自王圻《

  • 胡子衡齐

    八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初授北部主事。后历任湖广佥事、四川参议、湖广督学、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福建按察使等职。他

  • 婴童百问

    十卷。不著撰人。据考此书原为明正德初蓝田县令郭坤所刊。书中方药多出于钱乙,兼采《肘后方》、《千金方》、《仁斋直指方》等,而以钱乙为宗。此书以问答式编写,每篇以第几问为标题,共为百题。在编辑体例上受朱肱

  • 经序录

    ① 五卷。朱睦(1517——1586)编。睦,明代周王朱六世孙,字灌甫,号西亭,又号大山、东陂居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著名学者、藏书家。官封镇国中尉,万历年间举周府宗正。睦深通经学,对《周

  • 五子篡图互注

    四十二卷。宋龚士(生卒年不详)编。龚士字子质,号石庐子。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主要将《老子》、《庄子》、《荀子》、《扬子》、《文中子》五子及注汇集一起,附以图表而成。所集《老子》用河上公注,凡二卷,卷首列

  • 医经小学

    六卷。明刘纯(详见《玉机新义》)撰。此书主要承朱丹溪宗旨,而参考刘守真、张洁古、李东垣诸家学说,依作者自己心得撰成。全书分六大类为六卷:本草第一、脉诀第二,经络第三,病机第四,治法第五、运气第六。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