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人疏证

释人疏证

二卷。近人叶德辉撰。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郎园,湖南湘潭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年三十乞假归。1927年因反对革命被镇压。生平学博而精,著述甚丰,其子启倬汇刻有《郋园全书》凡一百二十六种。是书大旨以孙星衍《释人》全取《说文》中有关身体之字,分类成文,所以补雅训之阙;孙冯冀《释人注》则以十干分部颇饶新意;遂取二家之说,订讹补阙,为之疏证。是编引据甚博,考辨亦精,学者称之。叶氏云:上古之世,无宫室之美,无衣冠之饰,人民穴居野处,知识简陋,身闻目见,无不在人身。故举凡人身体之字,或象其意,或象其事,或象其形,或象其声,发于天然之性灵,画为记事之文字。所谓甲象人头,乙承甲象人颈,丙承乙象人肩,丁承丙象人心,戊承丁象人胁,己承戊象人腹,庚承己象人脐,辛承庚象人股,壬承辛象人胫,癸承壬象人足,其余如眼耳口鼻、脏肺胃肠,无不应有尽有,一点一画皆出于自然。迨后识别日繁,文字因之而增加,许序所谓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孳乳而浸多矣。叶氏之论可备一说。是编有《观古堂丛书》本及《郋园先生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选印宛委别藏

    四十种,四百三十卷。清阮元(详见《宛委别藏》)编,故宫博物院选辑刊印。阮元所进《宛委别藏》存于故宫养心殿,共一百六十种,嘉庆以来百余年陆续刊印,已十刊八九。故宫博物院择其未刊者四十种而成此编,交上海商

  • 宋史质

    一百卷。明朱洙撰。朱洙字一江,临海(今属浙江)人,正德辛巳进士。是书因宋史而重修,另创义例,大旨是以明继宋,其中,不仅将辽、金两朝列于外国,而且对有元一代的年号尽删削,重新进行排列,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称

  • 祚翰吟庵经学谭

    一卷。近人常赞春撰。赞春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论述了自汉以来,儒学的发展变化。共分为七个阶段,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弊病。谓汉代重师承,其弊是“拘”;魏晋至唐,谈玄之风间杂异议,其弊是“杂”;

  • 程氏春秋初刻三种

    九卷,附录一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程廷祚字启生,初名石开,号绵庄,又号青溪居士。江宁(今南京市)人。诸生。青年时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对天文、地理、兵法、农桑及礼乐之事,造诣颇深。

  • 律吕分解律吕发明

    共四卷,各二卷。明孙应鳌(见《淮海易谈》)撰。是书考辨律吕,多数是主观臆断,穿凿附会之处很多。他算汉斛铭文之径,尤为错误,抵牾之处非常多。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 玉楸药解

    八卷。清黄元御(1705-1758)撰。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黄元御早年中过秀才,研习经史子集,学识渊博。二十九岁时患眼疾,因庸医误治而致左目失明。于是废弃科场名利,发愤学医

  • 邓绅伯集

    二卷。宋邓绅伯(约1162年前后在世)撰。邓绅伯(一作邓深),字资道,湘阴(今湖南湘阴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知衢州。

  •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

  • 蓉溪书屋集

    四卷。《续集》五卷。正集明方豪编。方豪,字思道,号棠陵,生卒年不详。开化(今属浙江)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续集高第编。高第,绵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正德九年(151

  • 茆亭客话

    十卷。北宋黄休复(见《益州名画录》)撰。此书所记皆蜀中轶事,始于五代,迄于宋真宗时期,然亦间有中晚唐时史事。陈振孙《郡斋读书志》载:“茆亭,其所居也。暇日,宾客话言及虚无变化、淫俗卜筮,虽异端而合道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