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恭定集
五卷。清郝惟讷撰。郝惟讷字敏公,一字端甫,霸州(今河北省霸县)人。顺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尚书职。郝惟讷在官场几近四十余年,九列之中他历任其八;六卿中历其五,其中在工部四年,为冢宰达九年。此人对于国什铨政尤为慎详,两部之法多经其裁定,谥号恭定。《郝恭定集》包括了他在都察院时奏疏八篇、在刑部时奏疏四篇、在礼部时奏疏一篇、在户部时奏疏九篇、在吏部时奏疏六篇。
五卷。清郝惟讷撰。郝惟讷字敏公,一字端甫,霸州(今河北省霸县)人。顺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尚书职。郝惟讷在官场几近四十余年,九列之中他历任其八;六卿中历其五,其中在工部四年,为冢宰达九年。此人对于国什铨政尤为慎详,两部之法多经其裁定,谥号恭定。《郝恭定集》包括了他在都察院时奏疏八篇、在刑部时奏疏四篇、在礼部时奏疏一篇、在户部时奏疏九篇、在吏部时奏疏六篇。
十卷。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明诸生。明亡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改名大均。著有《易外》、《翁山诗外》、《翁山文外》、《
一卷。清包慎言(生卒年不详)撰。慎言字孟开,安徽泾县(今泾县)人,包世臣族子,道光乙未举人。曾跟包世臣学经,随包世荣学诗。除本书外,还著有《经义考义》、《春秋公羊传历谱》十一卷等。本书除了《与刘孟瞻论
一卷。清吴脉鬯撰。吴氏曾撰《易象图说》六卷,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此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刻板。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因惧其不得流传,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但此书未见
三卷。明胡居仁(1434-1484)撰。胡居仁,字叔心,号敬齐。余干(今属江西)人。以布衣而终。胡居仁曾师事吴与弼,而醇正笃实,乃过其师。其一生以讲学为业。认为“气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若理则
一卷。隋刘炫(约546-约613)撰。清马国翰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隋代经学家。与刘焯同以经学名世,时称“二刘”。著有《尚书述义》、《毛诗述义》、《孝经述义》、《春秋左氏传述义
六卷。清万裕沄撰。万裕沄字澍辰,湖北黄冈人。曾官崇阳教谕。作者治易,主张“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引之存乎通。上下无常,惟变所适”,故名其书为“变通解”。全书宗汉人之说,认为邵子之先
十二卷。清孙翔(生卒年不详)辑。孙翔字吕溪,南通州(今江苏)人。辑有《崇川诗集》。此集共十二卷。系辑通州及所属如皋、泰兴、海门三城从宋元到清代的诗。并附以流富。每于诗前必标明诗人姓氏、爵里。后附《补遗
六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此为《读书杂志》之第七种。王念孙校订《墨子》的目的,在《读墨子杂志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墨子》之书,旧无注释,亦无校本,故脱误不可读。至近时卢氏抱经,孙氏渊如
一千八百六十卷。又称《通志堂九经解》、《通志堂汇刻经解》。清纳兰性德(1654——1685)刻。性德初名成德,字容若,故世多称为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诗人、经学家。十六岁中进士,授乾清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