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劳乃宣撰。劳氏既定京音五十母、十二韵、四声;复加六母、三韵、一入声之号,为宁音一谱;又加七母、三韵、一浊音之号,为吴音一谱。然犹未足以括中国各地方音,于是立一百十六母、二十韵。遂制定其谱,母韵各
二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曾官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崔氏博览群书,以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故从怀疑而辨伪、考信,认为传注不可尽信,考辨先
十卷。《补遗》一卷。《乙集》八卷。《续编》一卷。《更生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续集》二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号风江,晚号更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经学家、文学
不分卷。明刘士鏻(约1654前后在世)编。刘士鏻浙江杭州人。字号履迹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此书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列为十七门。诠次颇伤芜杂,无所取裁。《四库全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二十卷。明屠隆(1542-1605)撰。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平详见《由拳集》(辞目)。是集为屠隆诗文集。凡二十卷,其中文十二卷,诗八卷。集四卷皆序,表现出屠隆笔
十卷。清陈士珂撰。陈士珂字琢轩,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乾隆丁酉(1777)举人。该书以《韩诗外传》为纲,取诸书互见者备录于左,相互印证。所录诸书,经部有《尚书大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二卷。宋林正大撰。林正大字敬之,号随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开禧中为严州学官,精音律,善于用词作栝前人名篇,以为管弦乐曲。著有《风雅遗音》。是书凡二卷,前有易嘉猷序。书中皆取前人诗
一卷。汉董仲舒(前179-前104)撰。(董仲舒生平详见《春秋繁露》辞目)。据《隋书·经籍志》载董仲舒集一卷,又注曰梁二卷。《旧唐书·经籍者》、《新唐书·艺文志》俱仍载二卷。《宋史·艺文志》又作一卷。
六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一字伯韩,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编修,改御史。与苏廷魁、陈庆镛号称谏垣三直。洪杨起事后,以道员守杭州,城陷死难。诗古文以梅曾亮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