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
子之还兮,
遭我乎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
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
遭我乎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
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
遭我乎貂之阳兮。
并驱从两狼兮,
揖我谓我臧兮。
子之还兮,
遭我乎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
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
遭我乎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
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
遭我乎貂之阳兮。
并驱从两狼兮,
揖我谓我臧兮。
见《紫微杂说》。
①四卷,清马仲骏纂修。马仲骏,字澹庵,河南宜阳人,举人,官江夏知县。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
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凯元字子湘,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姚文田之孙。《说文问》附刻于《说文校议》之后,是严可均与姚文田同撰《说文校议》时撮录疑惑难解之字而成编,凡四十六条。凯元便仿薛传均为钱
二十四卷。清徐士俊(1602-1681)、汪淇同编。徐士俊原名徐翔,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属浙江)人。明末清初戏曲家,善画工诗。明亡后隐居山水,家境贫寒。著有《洛水丝》、《春波影》杂剧、《雁梅说》、
① 四卷。清李塨(详见《周易传注》)撰。该书成于雍正四年(1726)。自序说,后儒治《春秋》学,拘泥于褒贬之说,对日月名氏人师等分例树标,往往与经义不合。事实上,孔子作《春秋》,观其事则成败治乱了然,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祝孝廉庠,屡为邑绅赵士锦所侮,自缢而死。后赖牧斋、稼轩召集诸生会议,为此事平反。现有瞿氏菰村渔父抄本、旧抄本及《虞阳说苑》甲编本。
三卷。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应祖锡笔述。《佐治刍言》为经济学普及读物。全书三卷,卷一概论家国政教各方面;卷二卷三论富国策(即经济学)。这是一本通俗读物,译文浅显易懂,辞足达意,成
一卷。梁阮孝绪(?-535)撰。近代龙璋辑。孝绪字士宗,尉氏(今属河南)人。隐居不仕,门人谥曰文贞处士。龙璋著有《小学搜逸》。《隋书·经籍志》载:“《文字集略》,六卷,梁文贞处士阮孝绪撰。”而《旧唐书
一卷。作者不详。为宋吕颐浩年谱。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谱中多载吕颐浩诗句,体例与其他年谱小有不同。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