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转注古义考

转注古义考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撰。仁虎字来应,号习庵,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广东学政。工诗文,精小学、考据,尚著《转注古音考》等,有《宛委山房集》。是书历举晋卫恒以下至于清初各家关于转注的论说,并随举而批评之。其转注之说曰:“欲定转注之义,仍当以《说文》“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二语求之。既曰“建类一首”,则必其字部之相同,而字部异者,非转注也。既曰“同意相受”,则必其字义之相合,而字义殊者,非转注也。”关于转注与会意、形声,假借的区别,他说:“转注近乎会意,而与会意不同。如以‘老’合‘丂’为‘考’,而‘考’字仍与‘老’字同义;以‘老’合‘’为‘’,而‘’字仍与‘老’字同义。如‘止’‘戈’为‘武’,而‘武’字已非‘止’字之义;‘人’‘言’为‘信’,而‘信’字已非‘人’字之义。转注者以此合彼而不离其原,会意者以此合彼而各自为义,此转注与会意之分也。转注又近乎谐声,而与谐声不同。如‘丂’字本有气碍之象,老人之哽噎似之,故以‘老’合‘丂’为‘考’,从‘丂’得声,而仍与‘老’同义;‘’字本有屈曲之象,老人之伛偻似之,故以‘老’合‘’为‘’从‘’得声,而仍与‘老’同义。如以‘水’合‘工’为‘江’,‘工’字本无‘水’义,而但取其声;以‘水’合‘可’为‘河’,‘可’字本无‘水’义,而但取其声。转注者彼与此属同义,谐声者一主义而一主声,此转注与谐声之分也。转注又近于假借,而与假借不同。转注者一义有数文,故‘’‘考’皆有‘老’义,而‘老’亦可称‘’‘考’。假借者一文有数义,故‘令’为‘号令’之‘令’,亦为‘令善’之‘令’,又为‘使令’之‘令’;‘长’为‘长短’之‘长’,亦为‘久长’之‘长’,又为‘长幼’之‘长’。此转注与假借之分也。”这些说法平允严谨,可资参证。此书辑入多种丛书,有《艺海珠尘》丛书本,《许学丛书》本,《求实斋丛书》本,《许学丛刻》本,《玲珑山馆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载花船

    四卷十六回。题“西泠狂生笔,素星道人评”,作者真实姓名无考。该书原全本著录为四卷十六回,现存残本或三卷十二回,或八回。成书于清初。拟话本小说集。三卷十二回本有三个故事,卷一和卷二是女人不守妇道、与人通

  • 四书疑言

    十卷。清王廷植撰。廷植榜名廷柱,字实丞,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山东兵备道。是书首有李元度序、陈三立序、毛庆藩序及书,又有自作凡例。疑注疑朱注,《大学》就旧本解释,义未尽者别为说,《中庸》也统释

  • 闻喜县志续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秀深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此书性质与上两书不同,《闻喜县志斠》乃斠勘闻喜旧志讹误;《闻喜县志补》乃补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李遵唐本之缺载者,追补其后。《闻喜县志续》光绪六年(

  • 莲洋诗钞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

  • 鸳湖求旧录

    四卷。清朱福清(生卒年未详)编辑。福清字仙槎,浙江嘉兴人。鸳湖即鸳鸯湖省称,在嘉兴南部。福清祖茂曙曾著《两京求旧录》,已佚。该书记道光、咸丰之后人事,以嘉兴、秀水二具为限,本籍他徙者,他籍侨寓者,亦收

  • 孤儿编

    三卷。清汪喜孙撰。喜孙字孟慈,后改名喜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怀庆知府。喜孙传家学,长于考据,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故谓之《孤儿编》。汪中(1744-1794)字

  • 正学堂尚书说

    一卷。清王仁俊撰。王仁俊约为清代后期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仍主伪古文说,而又与清代其他学者略有不同。丁晏作《尚书余论》,认定古文为王肃所伪造,此书则为丁氏之说找证据,并充分发挥丁氏之说,所论大

  • 巧换缘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周礼客难

    八卷。清龚元玠(1703-?)撰。元玠字鸣玉,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人。另有《十经客难》等书,已著录。此书书前有元玠自序,书凡八卷,卷一为天官,自“九赋”至《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卷二为地官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