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注孙子
见《孙子书校解引类》。
见《孙子书校解引类》。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
二卷。清夏振采(1748-1809)撰。夏振采,字受白,号双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平不详。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残存遗诗四卷,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其旨趣在唐宋之间,
①十八卷,宋李焘(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撰。书中所记皆北宋事迹,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同,而缺漏甚多,考《宋史·艺文志》及焘本传,皆无此书,盖因焘有《续通鉴长编》,故假托其名。有浙江鲍士恭藏本。②
一卷。隋刘焯(544-608年)撰,清马国翰辑。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属河北省)人,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是刘献之的三传弟子,传其毛诗学;又受《礼》与熊安生。与刘炫齐名,时称“二刘”。隋文帝时,
四卷。元方回(1227-1307)撰。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谢朓之诗并以次各为评论,评谢灵运诗,多取其能作理语者,又好评一字为名眼,仍不脱宋人旧俗。对其他人之诗的评论,不象《
二十四卷。清董诰(?-1818)等奉敕修。董诰,礼部尚书董邦达之子。清大臣,乾隆十八年(1753)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是书于嘉庆十九年(1814)告成,其卷一、卷二为条例,卷三为
二卷。清陆瞻云撰。陆瞻云,生卒年不详,字蘅矶,浙江海盐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陆萤卿之长女,举人沈麟振之妻。清代文学家。在世八十一年。另著有《周易注》。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是其子
五十五卷。清龚元玠(1703-1784)撰。元玠字鸣玉,一字瑑山,号畏斋,江西南昌(今南昌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贵州铜仁县知县,在任完善城建,倡修学宫。后降改教职,补抚州府教授。元玠少贫好读书,未
十六卷。清姚莹撰。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授福建平和知县,提升为台湾道,时值鸦片战争,因积极防御抵抗,被发往四川。文宗即位复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