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贼情汇纂

贼情汇纂

十二卷。清张德坚等纂。张德坚,江苏甘泉(今江苏省江都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湖北府经历县丞,曾国藩所设采编所总纂官,是对农民起义极端仇视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1853年前后,张德坚在湖北巡抚辕内充巡捕官,为了探听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内情,曾多方搜集各种情报,并常化装潜入太平军内部刺探军情,编辑成《贼情集要》一册。1854年张德坚以此书由刘蓉上于正忙于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得到曾的赏识,遂受札委与候选从九品顺天人邵彦烺、江苏上元人童生程奉璜等先后十六人,根据清军缴获的太平天国官书文卷,并多方采访搜剔,重新编纂有关太平天国情况的所谓“贼情”,作为清军镇压太平军作战时的查考。初设采编所于武昌,后又移至长沙,1855年书初成,其后又有陆续增订,书名《贼情汇纂》。张德坚等编纂《贼情汇纂》的目的是为了清军知己知彼,能悉太平军情,故于太平天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典制、文书、朝仪、人员等,叙述不厌求详。书中辑录了许多清军缴获的文件及其他战利品,于文告、印信、旗帜、服饰之类,又绘图系说,保存了许多太平天国的直接史料。《贼情汇纂》叙事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秋,迄于咸丰五年(1855年)间,卷首为张德坚序,凡例之后附纂校官生衔名、纂书原案、采访姓名。卷一《遽贼姓名上·首逆事实》记洪秀全等八王事迹。卷二《遽贼姓名下·遽贼事实》记陈承瑢等侯、伯、国宗、丞相、检点、尚书、指挥等人姓名事迹。卷三《伪官制》列太平天国官制表,并述太平天国勋阶、陟降、朝内官、军中官、守士乡官、女官、科举、选材之制。卷四《伪军制上》分记太平军目、兵册、家册、阵法、营垒、土营情形。卷五《伪军制下》记太平军水营、旗帜、器械、营规之制及战术、侦察等手段。卷六《伪礼制》记太平天国宫室、印章、历法、朝仪、服饰、仪卫舆马、称呼、饮食。卷七《伪文告上》举太平天国诏旨、诰谕、诫谕、训谕、诲谕、札谕、照会、将凭、批示诸文式及其封套式样,并本章、禀奏、禀报、照会、敬禀、禀申、告示诸文式。卷八《伪文告下》记太平天国律法、条禁、举官执照、关凭、贡单、门牌、印据、船票、船牌、封条诸式及讳字、隐语、联句诸文字。卷九《贼教》略述太平天国印书十九种,并记太平天国礼拜仪式,犯戒刑罚,宣讲道理之事。卷十《贼粮》记太平天国经济制度,分贡献、“虏劫”、“科派”、船运、关榷、交易、口粮、仓库、铸钱等项。卷十一《贼数》考太平军官额、伍卒额数,及“老贼”、“新贼”、“掳人”、逃亡、童子兵、女官、女军各数。卷十二《杂载》采辑有关太平军传闻、述记之说,所据资料来源均予注明。书中辑录了大量的太平天国文献书籍,并能存其真实面貌。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其原始文献被清廷毁灭得留存下来的极少,《贼情汇纂》中辑录的文献,成为后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重要的原始资料。但书中也有一些污蔑造谣之事,且有不少误传之记。例如记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皆误为桂平人,又谓洪秀全、杨秀清当时以护送烟土、洋货为生,均属讹误。《贼情汇纂》一书自太平天国亡后,多所毁亡,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红丝栏抄本十二卷,卷一、卷二墨笔修改之处甚多,字体颇似曾国藩手书,有人认为此抄本或为曾氏所藏,类似原稿之清本。又有原杨度所藏山精舍本,记事止于咸丰六年(1856年),为增订之后的清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另一清传抄本,称为《洪杨类纂史略》,谓为无名氏著,是将张德坚序、凡例等删阙而成。另有别本或称《洪杨纪事》,亦为清传抄本。咸丰七年(1857年)文绵斋刻本,记首逆事实,遽贼事实、杂载,事迄于咸丰四年(1854年)冬,是据增订修改前更早的传抄本刻印的节本。1928年北平(北京)广业书社据谭延闿处《贼情汇纂》传抄本删节铅印本,改名《太平天国别史》,而内容较原书约存七分之一。1932年又有向达之山精舍影印本出版。1933年吴兴凌善清根据《洪杨纪事》,复搜群籍,厘订史例,而成《太平天国野史》二十卷,但书中内容取《洪杨纪事》之处即不注明,所补群籍亦未注出处,全书价值为之削色。1952年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种《太平天国》铅印标点本,是向达据北大图书馆清红丝栏抄本和南京国学图书馆藏山精舍影印本校勘出版的。铅印标点本后附编者《校勘记》,取各本所长,最为完善。

猜你喜欢

  • 梅里志

    十八卷。清杨谦纂、李富孙补辑、余弼续补。杨谦,字未孩。嘉庆五年(1800),郡守伊小尹师以郡志久未纂修,延邑人士共事编辑。聘李富孙、李文朴分纂之,时设局于鸳湖书院,朝夕商榷。得悉杨文朴先人杨谦纂有《梅

  • 滦京杂咏

    二卷。元杨允孚撰。允孚字和吉。吉水(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未详。集后罗大已称:“允孚以布衣补被,岁走万里,穷西北之胜。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皆以咏歌记之。”此集载诗一百零八首。题为滦京

  • 文斤山民集

    六卷。清魏繇(生卒年未详)撰。魏繇有《泳经堂丛书》。此集为六卷。《遗集》总目称五卷,实为有误。是集分年编次,始于同治七年(1868),迄于光绪二十四年(1893),取与《泳经堂丛书》对照。自二卷三页“

  • 集程朱读书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主于静悟,以读书为粗迹”的观点,摘取朱熹读书章程等内容来批驳,旨在反对忽视读书这一环节的治学方法。

  • 五礼通考

    二六二卷。清秦蕙田(1702-1764)撰。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命南书房行走。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其学以穷经为主,不居讲学之名。能

  • 人谱

    一卷。《人谱类记》二卷。明刘宗周(见《圣学宗要》)撰。此书为作者主其蕺山书院时,为给门人讲学所作。其书首先列《人极图说》,次为《记过格》,再次为《改过说》。《人谱类记》分为《体独篇》、《知几篇》、《凝

  • 戚林八音合订

    四卷。明戚继光、清林碧山撰,三山蔡士泮、藤山陈也人汇辑。明朝名将戚继光本山东蓬莱人,嘉靖年间入闽平定倭祸,为便士卒学习福州话,编有《八音字音字义便览》。清代福州文士林碧山又据福州话编成《珠玉同声》。其

  • 灌香草堂诗初稿

    一卷。清吴兰畹撰。吴兰畹,字宛之,江苏常熟人,员外郎吴廷钤之孙女,浙江巡抚宜兴任道熔之继妻。清代诗人。《闺秀诗话》谓其“幼承重闱之训,习诵汉魏人诗,并习分隶,画则临仿南田。时值咸丰兵乱,于归后,思亲忧

  • 六书约言

    ①二卷。清吴善述(生卒年不详)撰。善述字澥城,浙江镇海人。是编于六书专以象形为经,以其他五书为纬,合许书九千余字,总分象天、象地、象人、象体、象事、象器、象植物、象动物八类;其属于各类之字,象天者五,

  • 古参同契集注

    六卷。清刘吴龙(生卒年不详)撰。刘吴龙,字绍文,南昌人,雍正癸卯(1723年)进士,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撰有《古参同契集注》等。《周易参同契》一书,始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称魏伯阳撰“《参同契五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