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易一隅

读易一隅

二卷。清管干珍撰。干珍字阳复,号松厓,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阳湖志》“干珍”作“干贞”。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不按章句,泛论概要,以箴规人事。每节归宿不是“圣王经纶天下之根本”,便是“圣贤防微虑患之功用”。其以宋、家义理为重,不言象数,其论易,其实并不解经。今存“松厓文抄”本。

猜你喜欢

  • 商文毅公集

    十卷。明商辂(1414-1468)撰。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淳安(今属浙江)人。正统十年(1445)状元及第,授修撰,累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毅。著有《文毅集》、《商文毅疏稿略》。是集一名

  • 金石文字记

    六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详见《求古录》条。书中著录汉以来碑刻三百余种,以时代为序,每条下各缀以跋;无跋者,亦署立石年月及书写人的姓名。在考证中,力求辨正伪误。后门人吴江潘耒又补遗二十余种。碑字间有异

  • 启祯两朝剥复录

    六卷。明吴应箕撰。应箕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人,早年入复社,能古文词,踔厉风发。当时阮大铖因附逆案,潜居金陵,应箕集合南北名士大会桃叶渡,作《南都防乱公揭》以驱之。明亡被捕,不屈而死。著有《楼山堂集

  • 广阳杂记

    五卷。清刘献廷(1648-1695)撰。刘献廷字继庄,一字君贤,别号广阳子,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刘献廷悉心治经世之学,“象纬舆地,无不穷究”,万斯同引其参明史馆事。刘献廷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其遗

  • 儒酸腐传奇

    二卷。清魏熙元(生卒年不详)撰。魏熙元,字玉岩,杭州(今属浙江)人。举人,曾任桐乡教谕。此传奇共十四出,写了八名府、县儒学教官,或是训导,或是教谕,每人写其一件事,表明这些“冷宦”的甘苦,富有喜剧情味

  • 犍为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吕朝恩、王梦庚纂修。吕朝恩,顺天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历官犍为县知县、酉阳直隶州知州。王梦庚,浙江金华人,拔贡,曾为犍为县知县。嘉庆十六年(1811),大府奏修通志,檄调各州县志,

  • 三十六湾草庐稿

    十卷。清黄本骐(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黄本骐字伯良,号花耘,湖南宁乡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城步县学训导。此集分年编次,共古近体诗九百八十二首。黄本骐少与其弟本骥齐名,喜言诗

  • 浙西水利备考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字竹屿,安徽人。父友亮,始侨寓江宁。凤生少治举子业,屡试不第。嘉庆十年(1805),援例以通判试用浙江。嘉庆二十五年(1820),补嘉兴府通判。凤生在浙江日久,屡著知县事,所

  • 军权

    四卷。明何良臣撰。何良臣《阵纪》四卷已有著录,此其又一著述也。此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礼士、士遇、驭士、士品、握机、揣情、必虑、必克、将事、将诫、任将、军范、术占等十七目,计一百七十四篇。书中《

  • 松源经说

    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为说经之文,皆提举一义各立篇题,大抵荟萃成说而不能自研经义,其体例颇近于策问,为备科考之需,不能成一家之言,又以所作《山学记》、《新荷赋》、《括苍山赋》杂列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