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经
三卷。清韩泰青(生卒年不详)撰。泰青字南月,别号渔津老人,江苏萧山(今属浙江省)人。泰青之父韩仲遹,字绍闻,好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圈阅九遍,论著颇富。泰青幼承父学,后又师从蔡柯山、周青崖。所著《说经》原有二十余卷,后附《杂记》及《说庄》、《说骚》,仁和杭世骏所作序称:“南有《经说》折中程朱,佐以公孙龙之奥衍,驭以庄周之汗漫”,决非溢美之辞。泰青所学以程、朱为宗,但本书却大体上力主其同乡毛奇龄之说。本书相信古文《尚书》,认为晋代秘府所藏有其经文,梅赜所奏,正是安国之传。又认为伪《泰誓》一篇,原为伏书,因此《史记》记载伏生壁藏之数为二十九篇,传伏书的人,为替伏生避讳,减去一篇,称为二十八篇,却不知《史记·周本纪》、董仲舒《天人策》即已引用其文,哪能说它出于孝、宣之时。按,这一见解发前人之所未发。论“居东”即为“东征”,虽然没有直接援引毛奇龄之说,但其意实在本于毛说。只有关于《尧典》较多缺文一条,不以毛奇龄的《补舜本纪》为然,这就不是有所偏袒了。至于文王称王,以《诗》所咏《灵沼》证之,周公践胙,以《书》所言“复辟”证之,都显明切要。论《诗》不取朱熹“淫诗”之说,并引宋黎以《常经论》说,少时读箕子《禾黍歌》,忧思流涕,稍大读《郑风·狡童》诗,而淫心顿生,出去见到邻妇,一举一动都象在目挑心招。这就象“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二句,一个读后产生忠心,一个读后滋生淫心,乃是由于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朱熹《集传》之作,不免罪孽。反驳“淫诗”之说,从来没有如此痛快淋漓的。其说《春秋》,论三正时月都改,说《礼记》,认为系汉儒编成,可用是否合于义理来加以取舍,确为通识。其他众说,由此类推可知。有乾隆刊本。